近日,江阴重大项目建设传来捷报:省重大项目江阴利港电厂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首台机组首次点火成功。据悉,该机组具备国内最先进的深度调峰能力,既能在新能源大发时助力电网消纳,又能在用电高峰补足缺口,实现清洁灵活供电。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提供约88亿千瓦时电力,支撑800亿元GDP增加值。目前,另一台机组计划于11月底点火,全力冲刺年内投产目标。

利港电厂项目的突破是江阴年末攻坚的一个缩影,江阴重大项目建设正以“奔跑者”姿态全力冲刺。从江阴市发改委获悉,目前,江阴8个省重大产业项目、109个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240个江阴市重大产业项目均超时序进度推进。截至9月底,无锡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滚动新增项目55个,其中,江阴滚动新增项目数、完成投资额均居全市第一,分别为23个、51.86亿元。
数据的背后,是精准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在支撑。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规划衔接不畅、要素保障滞后等难点堵点是制约进度的“拦路虎”。为此,江阴有不少板块、部门成立项目攻坚党支部,靶向解决项目“痛点”。“整合了江阴市级及园区机关职能部门的20余名业务骨干,并聚焦项目落地前、建设中、竣工时全生命周期,创新编制《重点项目服务手册》,清晰标注各环节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及服务指南,确保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江阴高新区重点项目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攻坚模式”之下,重点项目建设释放强大效能。在江阴高新区重大产业项目服务攻坚党支部的服务下,盛合晶微、首芯半导体、励楷科技、天功精密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急难愁盼”被一一化解。截至目前,江阴高新区已高效解决资金、土地、审批、环保、安全等领域诉求100余项,园区内的省级重大项目当年投资任务完成率已达210%,均远超时序进度。
江阴各职能部门也联动发力,以超常规举措破解审批难题。聚焦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二期项目,江阴市资规局蓝链保障党支部全面攻坚,超前完成项目选址预审,使审批周期由1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7个工作日,用地报批审批周期由平均30天压缩至15天,压缩率达50%。目前项目供地手续已全部办结,圆满达成“拿地即开工”目标。
服务护航推动产业项目加速跑。一批引领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正朝着厂房封顶、验收投产等节点迈进:华盛联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正准备进行竣工验收,为江阴新能源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南京理工大学创新港三期项目室外工程正在进行绿化施工,计划招引一批数字经济类项目,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数据产业科创高地……这些项目的导入,让江阴产业升级“质”的成效愈发凸显。
(唐芸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