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是今年各地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文旅融合到赛事举办,从城市商圈到乡村消费,各地持续上“新”,多维发力点燃消费“引擎”。
作为长三角重要旅游区域,位于太湖北岸的无锡市滨湖区不仅拥有无锡90%的太湖岸线(108公里),还汇集了市区大量的旅游资源。今年以来,在春晚、“苏超”、环湖赛事等一系列文体旅活动的助推下,区域体育、旅游、商业等产业加速融合,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不断提升。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各具特色的伴手礼正加速“出圈”,并成为湖湾消费新活力的有力见证。

数据显示,在各类文旅活动、体育赛事的带动下,2025年1—9月,滨湖区旅游总人数接近3000万人,同比增长5.39%,旅游消费总额超过300亿元。而串起赛事、旅游与消费的,正是湖湾伴手礼。
01火爆:伴手礼销售额占1/3
物以地命名,地以物闻名,古已有之。从名优特产、传统手工艺品,到层出不穷的各类文创产品,伴手礼常常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承载了人们对一方水土的回忆。
伴手礼如何与城市深度绑定?
《2025中国城市礼物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城市礼物”的概念,其是以城市文化精神为核心,通过创意设计将地域符号、历史记忆与生活方式转化为特色商品,并依托品牌化运营及与地方特色产业的联动,实现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的新型经济形态。

今年以来,从春天的“锡马”到夏天的“苏超”,从“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到“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各类文体活动在无锡高频落地。作为无锡重要旅游消费目的地,滨湖不仅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也带动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城市伴手礼”走俏。
作为无锡文旅标杆,今年灵山景区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支持景区开展文创产品首发、首秀活动,增加特色城市礼物的供给。
在“苏超”无锡队6个主场比赛日期间,灵山景区累计接待常州、淮安、南通等客队城市市民超过20万人次,游客免费入园的同时,融合了“苏超”元素的“有球必应”“如意百变手”“灵山桃桃乐”等主题文创产品也受到热烈欢迎。以9月27日至28日无锡主场对阵南通的周末为例,灵山景区接待南通游客超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0万元,其中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伴手礼的火爆不仅限于文创产品,地方特产同样出圈。在刚刚结束的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上,胡埭特产“状元糕团”广受欢迎,生产企业无锡孙府食品有限公司现场设摊,借助赛事流量,状元糕团日均销量超3万个。
除了赛事带动,“春晚”效应一直在持续。10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跟着春晚游中国》无锡篇开播,作为春晚开场第一景的雪浪山天空之境再次成为热门打卡地,附近的南泉老街陶泥浜文化艺术馆也成为研学热点,近一个月馆内非遗木刻、拓印等伴手礼销量同比提升20%。
02制作:巧妙融入地域特色
一款伴手礼能成爆款,核心在于“地域特色”。滨湖伴手礼的走俏,正因其深深嵌入湖湾“基因”。
位于西向湖湾的胡埭镇有着“状元乡”的美誉,今年以来,当地聚焦“状元文化”IP精心打造的状元帽冰箱贴、状元平安符、状元尺、状元书签等系列文创产品,持续走红。
除了文创产品,状元面、状元糕、状元团等有着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也在加速开发,这些产品几乎覆盖一年四季,实惠又有好寓意,成为外地游客购买伴手礼的首选。

其中,由孙府食品生产的状元糕、状元团以胡埭地产鲜米为原料,在制作工艺上,融入当地古法糕团技艺,不粘牙、不粘筷。糕团外包装印上“千年富安、状元故里”字样,既保留老味道,又传递奋进精神。据统计,企业状元糕团年销量超千万个,80%销往沪宁杭等城市,与此同时,糕团更是出口至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欧洲地区,成为滨湖闪亮的“名片”。
位于胡埭中湾村的半隐小栖茶馆,将状元、古道等特色IP融入蓝印花布制作过程,游客既能亲手参与蓝印花布的创作,感受非遗魅力,也能体验专属非遗旅拍,让蓝印花布成为兼具纪念意义与实用性的爆款伴手礼。
作为无锡文创产品开发的代表,灵山景区已推出各类文创产品超万种,多款产品因精准提炼滨湖元素成为“网红”。“问迹灵山”系列文创包含冰箱贴、书签、挂件等,这类文创产品将拈花湾、龙头渚、太湖等特色风光融入其中,体现出江南韵味。

既有看得见的风景,也有尝得到的“乡愁”。灵山福饼内馅选用马山杨梅、阳山水蜜桃等无锡地产水果,甜而不腻,既让味觉记忆与地域符号紧密绑定,又拉长了无锡本地杨梅、水蜜桃产业链。灵山素包的制作融入无锡素食非遗技艺,地道的风味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而对参赛选手而言,一块融入当地特色的奖牌就是最好的伴手礼。2025年锡马奖牌巧妙融合了樱花、梅花两大本土标志性花卉元素。即将开赛的蠡湖半马奖牌上,太湖、拱桥等地标清晰可见,这些奖牌将地域特色与赛事精神融合,成为兼具纪念意义与文化价值的伴手礼。

03政策:支持推广新业态产品
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带动湖湾“伴手礼”持续出圈。滨湖也出台了“给力”政策,催生包括伴手礼在内的更多新消费品,为打造新型消费目的地注入动力。
刚刚发布的《滨湖区打造新型消费目的地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推动湖湾伴手礼发展上,将从“聚人气”“优供给”两大维度双向发力:一方面通过业态融合吸引客流,为消费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特色产品打造优化供给,将文旅流量切实转化为消费增量。
在“聚人气”层面,瞄准新兴赛事与全域旅游两大方向,既支持电竞赛事、国际青少年冰球精英挑战赛等落地,持续营造运动氛围,又加速构建“水上+户外”全域旅游网络,构建“生态度假+户外运动”融合新模式,为湖湾伴手礼消费集聚稳定人流。
“优供给”则聚焦产品与体验双提升。在产品端,滨湖将集聚文创工作室、传统手艺铺、驻场演艺等业态,对植入滨湖旅游口号、标志或具有滨湖特色的新业态产品进行推广,支持新消费品发布。在体验端,推动商业街区、文化古镇引入网红餐饮、潮品集合等首店、首展、首秀,丰富夜间休闲消费产品与活动,构建融合消费空间。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将助推滨湖不断拓展伴手礼消费场景,从传统文旅场景向多元业态延伸。

在“苏超”无锡队止步四强后,其备训基地——位于胡埭镇的无锡吴钩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近日正式投用。首场训练便吸引不少外地球迷赶来助阵,随着基地常态化训练,当地未来有望掀起一波“足球打卡热”。
依托训练基地,胡埭正规划构建复合型“足球+”产业,打造“足球特色镇”。除定期举办足球主题展览、明星见面会外,还将在状元系列文创基础上开发足球元素伴手礼,并举办状元会、状元集等活动,让球迷带走兼具“状元文化”与“足球激情”的专属纪念品,进一步拓展伴手礼消费场景。

随着文商体旅的深度融合,滨湖伴手礼已成连接赛事活力、湖景风光、在地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核心纽带。
未来,更多滨湖伴手礼将加速破圈出彩,它们不仅将成为传播生活方式、传递情绪价值、拓展社交场景的重要载体,更将成为提振区域消费的新亮点、引领品质消费的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