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
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我市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
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邓某某(男,31岁)驾驶川AC****9号小型轿车,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车辆在通过天府五街路口进入天府大道南段后,与前方同向由李某驾驶的川AA****3号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前报道:
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一辆小汽车发生事故起火燃烧,热心市民砸窗救人未果”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多名成都网友发帖称,事发地为天府五街附近,小米汽车速度很快,疑似追尾后撞到了绿化带,然后冲到了对向车道后起火燃烧。
多则现场视频显示,一辆小车在路中起火,车主疑似被困车内。有多名路人上前尝试营救,先后尝试拉开车门,撞击车窗。有人找来锤子成功打开主驾驶位车窗后,发现车内火势太大,有其他的车主拿来灭火器,在灭火途中车辆突然发出异响,蹿出明显火势。路人连忙后退。
一名现场目击者告诉记者,他是跟消防车一起到的,约在凌晨3点半,“到的时候火已经控制住了,但是中间火势变大,最后也灭了。人没有救出来,最后是用电锯切开的门。”
该目击者称其从楼上住户和被追尾的网约车司机处得知,疑似该黑色小车车主超速比较快追尾了一台网约车,“然后方向打大了,从绿化带直接飞到对向车道。”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碰撞后若高压系统触发自动断电保护,可能导致电子解锁功能失效,若驾驶员未及时启用机械备份装置,或车身变形造成卡阻,会出现车门无法开启的困境。在近年的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隐患层出不穷。
今年9月24日,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为应对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征求意见稿特别说明,本文件针对汽车车门外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新增了相关要求,从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