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系精工”遇上“中国智造”,是什么模样?近日,记者在位于无锡高新区的威能研发制造基地现场见证:生产线上,经过一道道德系标准制定的生产工序后,一台印有“Vaillant”标识的壁挂炉完成组装和测试,顺着传送带缓缓下线,此时,距离上一台产品诞生仅过去3分多钟。这里,正是德国威能集团在欧洲以外的首个且唯一的研发生产基地。根据基地统计数据,这座面积超6.4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平均每3.25分钟就能诞生一台壁挂炉。
“德系精工”的精益求精渗透每个环节
“无锡基地的定位远不止一座生产工厂,更是一个集研发、测试和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是威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创新枢纽。”威能集团亚太区工业总经理郑良亚博士介绍,早在2007年,威能集团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就于无锡投产,自此迈出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关键一步。伴随中国采暖市场的快速增长,威能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并于2023年在无锡启动打造全新的生产基地。威能无锡新基地占地160亩,其中一期96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并配备5700平方米的专业研发测试中心,这是威能在亚洲最大的工业研发基地,目前该基地壁挂燃气供热采暖设备及零部件产能最高可达150万台。
走进威能无锡新基地看到,这座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数字化工厂里,“德系精工”的精益求精渗透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威能无锡工业工程总监孙俊介绍,这里的生产都严格践行威能集团全球统一的VPS生产系统,并通过从实验室到产线的多重严苛测试,与德国总部的检测标准分毫不差。“哪怕是一颗螺丝钉的拧紧力矩,我们都要求与德国工厂保持一致。”只见每一个上线组装的零部件上都贴着二维码,扫码即可追溯产地、批次及检测记录——这是威能坚持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读懂”中国家庭,融入“中国智造”
“以前欧洲的壁挂炉,到了中国可能‘水土不服’,我们要让德系产品‘读懂’中国家庭。”郑良亚博士举例说,“中国家庭的居住条件不断提升,如果两三个浴室同时洗澡,用水需求就会不一样。我们的壁挂炉是双用的,采暖用水和生活热水可以同时提供,我们也在一直优化产品,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比如由于中国的自来水温度、热水使用习惯与欧洲不同,尤其冬季洗澡时可能会出现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针对这一痛点,研发团队优化了控制参数,提高了热水的稳定性,以应对季节水温的波动。
这样的“中国定制”在无锡基地随处可见。考虑到中国家庭多将壁挂炉安装在厨房,研发团队开发出抗UV面板材料,解决了传统白色面板长期受紫外线照射后发黄的问题;针对中国家庭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团队自主研发智能网关,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控制壁挂炉启停、调整水温,甚至可以查看能耗数据——这些融入“中国智造”的产品,使得“德国精工”真正转化为中国家庭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便利与舒适。
威能中国销售总监戴斌告诉记者,无锡基地的产品目前大部分供应中国市场,同时还有部分出口到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无锡已成为威能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战略支点。
双向赋能加速中国投资
“我们不仅要造高质量的产品,更要建可持续的工厂。”威能无锡基地将绿色可持续贯彻于建造、生产的全过程,积极引入海绵城市等绿色技术和理念,建设了1.9兆瓦屋顶光伏系统,每年发电量约200万千瓦时,可部分满足自用电。在生产环节,比如喷粉工序产生的废水100%回收再利用,实现零排放。正是凭借这些绿色创新,无锡基地获得LEED金级认证,成为无锡产业园区的“环保标杆”。
“‘Accelerating China,加速中国’,这是我们运营的核心战略”,威能集团亚太区集团总监Jeroen Sterel表示,本地政府对外资企业非常开放、友好,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扶持,坚定了威能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选择长期在中国投资,也是基于对中国舒适采暖市场前景的信心。
在无锡基地的仓库,一批即将发往意大利的热水器正等待装车。“以前我们是‘把德国的产品卖到中国’,现在是‘在中国研发制造,服务全球’。”Jeroen Sterel笑着说,这种双向赋能的背后,是“德系精工”与“中国智造”的深度融合。(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