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全市医疗健康“产医研融合”创新成果交流会举行,9项医疗卫生惠民便民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市委书记杜小刚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市长蒋锋,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夏宁邵、陈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刘芝华,市领导许峰、张镇、周文栋,市政府秘书长陈寿彬等参加活动。
近年来,我市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化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在省内率先开展全民癌症防控行动,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结合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在紧盯紧抓医疗机构检验检测、医保基金管理等专项的同时,把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作为项目化纠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重中之重,发挥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无锡分中心、院企融合发展联席会议等平台机制作用,支持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研发生产创新医药产品,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大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努力让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锡”心为民,绘就城市最温暖底色。
活动现场,我市与国家癌症中心签署新一轮深化合作协议,共同深入开展全民癌症防控行动,探索肿瘤早诊早治工作模式,通过早筛、早诊、早治无缝对接,有效减轻社会医疗成本和家庭经济负担。
2026年“医惠锡城”新产品暨“一键e赔”功能上线,推出创新药械纳入保障、增加DRG除外责任等多项服务,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现场连线惠山区前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无锡锦年梁溪长者社区,见证高标准CT设备和智能康养设备启用。
今年,全市共计划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10台高标准CT设备,向基层公办养老机构投放一批智能康养设备,让群众就医检查更便利、康复养老更舒心。
“锡”才汇智,为研发应用加持赋能。
无锡市国联健康基金会正式揭牌,首期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困难群体帮扶。
基金会现场向首批资助的市人民医院胃癌早筛、江大附院核素药物转化两个科研项目进行捐赠。
新引进的3个“太湖人才计划”医学专家团队、6位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代表分别接受授牌、获颁聘书。
无锡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成立,10家GCP机构获授牌,将携手推动临床试验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有效架起创新药从研发到临床的“桥梁”。
“锡”创未来,加强优质高效好药新药研发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
31个创新产品入选2025年第一批无锡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目录,申报主体代表迪哲医药、海斯凯尔现场分享创新创业故事。
8家银行联合发布生物医药专项贷产品,并与16家企业签约,首批综合授信额度160亿元。
8家新一代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将为市民提供升级版的“互联网+处方购药”“互联网+复诊”“互联网+护理”服务。
现场多位院士专家还聚焦医学科技创新前沿、成果落地应用等主题作精彩分享。
目前,我市正按照国家《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和省《专项实施方案》部署,加快推进《无锡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制订和《无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编制工作。
全市现已累计实现3个一类创新药和8个二、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上市;近三年累计支持31个医工结合项目。我市连续两年获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20强城市,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