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徐舍镇南溪河小桥头段,一堆堆水葫芦由履带式格栅传输装置传输到岸上的密闭收集车里,经过压缩后被送到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据无锡市水利局河湖长制工作处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清“葫”行动正火热推进,无锡市已打捞水葫芦5.8万吨,同比增加28%。
在宜兴骨干河道、航运通道等关键水域,这样的机械化定点拦截打捞设施设有28套,初步建成“拦截—收集”一体化防控体系。在杨巷等地,新型全自动打捞船和大型挖机船、机械化保洁船、运输船等也在水葫芦、浮萍等集聚水域进行打捞。“江南地区水网连通,水葫芦由上游漂流而来,几天就能长满河面,通过‘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人机协同模式,打捞效率大大提升。”徐舍镇水利站现场负责人陈伟说。
早发现、早处置是清“葫”行动的关键。从宜兴、江阴等河湖治理中心了解到,无人机、主要河道岸边监控探头等设施成为科学监测、精准排查的“排头兵”。“我们不仅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对主要河湖巡查,还运用无人机等对界河——富贝河、白屈港、新沟河等河道和水葫芦固定拦截网附近加强巡查,以全面掌握水葫芦分布和生长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并及时组织打捞。”江阴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说。当前他们每周开展一次水葫芦专项巡查,每月进行河道管护无人机巡飞测评,有效保障了水葫芦治理成效。
完善全域打捞网络,是应对水葫芦聚集的有力抓手。无锡市水利局河湖长制工作处相关人士介绍,当前各板块均加强“靠前防控、源头阻截”,强化区域性应急防控。仅宜兴,就对西氿、芜申运河等重点水域组建了专业打捞队伍,构建了区域防控体系,并在城区西氿、芜申运河等水域增设打捞点位。至9月23日,宜兴累计投入保洁人员11.9万人次、作业船只3.5万船次,清理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4.5万吨。采访了解到,江阴、宜兴等地还将增设大型水葫芦打捞船、压缩运输车等设备,进一步提升打捞效能。(朱雪霞、实习生 张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