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也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烟火气。江阴地处“江尾海头”,美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勤劳聪慧的江阴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孕育出了苏帮菜系中重要支脉——江阴菜。
江阴菜既反映了江阴人生活中的饮食品质、审美观念、情感活动,也体现了江阴地方的自然环境、生产水平、社会文明。本平台联合江阴市烹饪协会推出《寻味江阴》系列推文,通过文字与镜头,探寻江阴美食文化的魅力与精彩。
江阴人的早餐安排里
一碗温热绵密的白粥
从不是孤单的存在
那些佐粥的小菜
可丰可俭,样式繁多
有着撬动味蕾的奇妙魔力
今天一起
尝尝江阴人的搭粥菜
油爆萝卜干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萝卜,江阴人爱得很。这种寻常根茎菜以最质朴的姿态,悄悄融入了江阴人的三餐四季。清晨的灶台上,一锅白粥咕嘟冒泡,瓷碟里是油亮亮的萝卜干,咸鲜的滋味唤醒沉睡的味蕾,不知不觉间,两碗粥已见了底。
要说这油爆萝卜干,得从江阴人家的腌萝卜说起。将新鲜的萝卜清洗干净,无需去皮,随后将其分切,粗细、大小要均匀;将切好的萝卜放入盆中或者缸中,加入盐等调料,压实之后腌足两三个夜晚;等到好天气时,就把腌制的萝卜拿出来,细细摊平,接受阳光的洗礼,晒成萝卜干后就可以放到干净的容器里密封保存了。虽然江阴不同地区腌萝卜的工艺略有不同,但都少不了盐巴和阳光的加持,这是腌萝卜能否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腌好的萝卜干本就是美味了,捏起一块放进嘴里,一口咬下嘎嘣脆,咸鲜中带着微微的回甘。待到做油爆萝卜干时,把腌好的萝卜干切成丁,入油锅爆炒,简单的食材在锅里热烈翻腾,油香直直钻进萝卜干的每一寸纤维。夹一筷子入口,脆、韧、香、鲜,每一个字都占齐了,勾得人馋虫大动。
八宝酱豆
江阴人还爱用八宝酱豆搭粥,白粥的清甜裹挟着酱豆的咸鲜,碰撞出丰富的口感,说它是搭粥菜里的“一只鼎”,一点也不夸张。
其实,八宝酱豆的做法并不复杂,选对了甜面酱,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轻松驾驭。先将肉丁下锅爆炒,最好带点肥肉,经热油爆炒后,油脂慢慢渗出,这样烧出来的肉丁才够香。余下的配料则灵活得多,随季节更迭或个人喜好搭配即可,鲜嫩的毛豆子、脆爽的茭白粒、清甜的笋丁、香醇的豆腐干、饱满的花生等都可以放入,每种搭配都有特色。再倒入甜面酱,小火慢炒至水分渐收,等到酱的油光出来就算炒好了。
当然,对于老一辈的江阴人来说,八宝酱豆的精髓更在于那份亲手晒制的酱。那时候在江阴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会晒酱。晒酱前,首先会用面粉或豆瓣做成酱料,盛在专属的酱缸里,进行暴晒。经过一段时间的照射后,上面一层酱料的颜色会慢慢地变成棕褐色,此时就要把底层的酱料搅拌到表层来继续暴晒。就这样反复搅拌、暴晒几次,直到里外颜色一致,晒酱就算完成了。舀出来的酱料正是老一辈江阴人制作八宝酱豆的原料,带着阳光的温度和岁月的沉淀,现在的江阴人多直接选用现成的甜面酱制作。
咸菜炒毛豆
一碗白粥配上咸菜炒毛豆,这是江阴人藏在烟火里的温柔。这道菜的食材很简单,咸菜多是江阴人自己腌制的雪里蕻,经得住时间的酝酿,带着微微的酸与咸,掀开坛子时,原本碧绿生青的雪里蕻变得黄爽爽、香喷喷。毛豆则要选当季的青毛豆,剥壳后粒粒饱满,透着一股子鲜灵劲儿。
炒这道搭粥菜,讲究的是火候与分寸。热油下锅,先放咸菜快速煸炒,让那股独特的咸香在高温中释放出来,驱散多余的水汽。接着倒入毛豆,与咸菜充分拌炒,此时可以加入少许糖提鲜,能让整道菜的滋味更有层次,却又不喧宾夺主。有的人家还会淋上少许香油,简单翻炒几下便能出锅。
盛一盘上桌,黄爽的咸菜裹着翠绿的毛豆,油光锃亮的模样看着就喜人。搭粥时舀一勺,毛豆粉糯中带着脆劲,咸菜爽口清鲜,既能解腻又能勾起食欲,简单却又让人难忘。
腌莴笋
在江阴,腌莴笋也是江阴人爱的那口搭粥菜。腌莴笋的妙处,全在那口脆生上。莴笋得选青碧带白的,削去老皮,露出嫩得能掐出水的肉。切条时要顺着纤维下刀,长短得宜,既方便夹取,又能在齿间保留完整的脆感。撒盐的量少一分寡淡,多一分便压了莴笋的本味,得是那种咸中带鲜,鲜里透清的分寸。腌上一段时间,莴笋微微收缩,析出的汁水带着植物的青涩。
就着白粥吃,腌莴笋的脆生与白粥的绵密形成绝妙反差。咬下的瞬间,一声脆响先在舌尖炸开,紧接着是淡淡的咸鲜漫开来,衬得白粥愈发清甜,不油不腻,却能把空腹的熨帖劲儿拿捏得刚刚好。如果在夏天,把腌莴笋放在冰箱里冷藏一下,味道会更好。如果莴笋一下子腌多了,还可以晒成莴笋干,又是另一番风味。腌好的莴笋干可放在干净的容器里储存,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即可。
在你心中
还有哪些私藏的搭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