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从1937年江阴全境沦陷
到1945年抗战胜利
这8年里
无数志士仁人将一腔爱国热血
泼洒在了江阴
一起回顾一下
江阴人民的浴血抗战史
江阴沦陷
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1月12日
上海失守后
日军兵分3路向南京进攻
为扫清南京外围
打通长江航道
便把江阴作为进攻的主要目标
1937年8月11日,中国海军派军舰将江阴下游的灯塔、灯标、灯船、灯桩、测量标杆等航路标志彻底破坏,使日舰难以航行。次日,“平海”“宁海”“逸仙”“应瑞”等海军主力舰艇驶抵江阴。
▲“楚有”号军舰在江阴接访,载于《南京保卫战》
●8月13日零点开始,江阴江面开始进行沉船封江行动,以期一方面围歼长江内河的日本军舰,另一方面阻止日本第三舰队溯江而上。为此,先后有军舰、商船、趸船共计43艘沉塞于江中,还有185艘民船、盐船填补缝隙。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江阴电雷学校快艇大队派出经伪装的“史可法”102号、“文天祥”171号两艘鱼雷快艇,从黄田港出发,经太湖、松江潜抵黄浦江上游,于16日深夜对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击伤其尾舵。
▲撤退时被击沉的“史可法”102号艇
●8月16日开始,日军为突破江防,开始空袭江阴。22日,日机大规模轰炸电雷学校和驻澄海军,被击落两架。
▲正在投弹轰炸中国海军的日军轰炸机
●9月22日开始,日机集中对中国海军发动空袭,激战至10月,中央海军主力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全军覆没。
▲重伤搁浅的“平海”舰
●11月21日开始,日军在飞机轰炸掩护下,对江阴东乡的杨舍、华士、长泾、陆桥、顾山、祝塘等地发起攻击,驻守此地的粤军156师英勇抗击,最终因缺衣少弹后撤。日军焚毁祝塘南街,并在大桥西村枪杀百姓15人。此后派出骑兵队封锁江阴要塞。
▲日军进攻长泾镇
●11月27日,日军切断锡澄公路,开始全面进攻江阴,日军舰只开始炮轰江阴要塞。
▲行进中的日军战车部队
●11月28日,青阳陷落。日军在战车掩护下开始进攻我军花山、巫山、香山阵地。
▲日军攻占青阳
●11月29日,江阴要塞炮台与日军展开长达3小时的炮战,击沉敌舰3艘,击伤1艘,长山炮垒也遭日军击毁。占领常州的日军取道申港、夏港,与从无锡而来的日军在戴庄会合,猛攻花山阵地。
▲日军向江阴城进发
●11月30日,守卫花山阵地的112师334旅700多人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突围,但为时已晚,最终在计家湾全部壮烈牺牲。计家湾遭日军焚毁,47位村民惨遭杀害。103师守卫的定山阵地也危若累卵,团营一级军官死伤惨重。
▲遭日军屠杀的江阴无辜百姓
●11月28日下午开始,日军围攻江阴城,至12月1日下午,江阴县城沦陷。但日军出于种种原因,在战史上记载为11月29日江阴县城就已沦陷。
▲日军攻占江阴城,古老的城墙几成废墟
▲日军占领江阴县署
●12月2日凌晨5时,江阴要塞孤军掩护陆军突围后,销毁工事,携带部分重炮枪械转移,自此,江阴全境沦陷。
▲日军攻占黄山炮台
开展抗日游击
日军占领江阴后
制造了累累血案
给江阴民众造成极大的伤害
性格刚直的江阴民众
面对日军的滔天罪行
纷纷自发奋起反抗
与日军英勇斗争
●1938年夏,朱松寿率抗日游击队在祝塘颜家桥伏击日军,是役共歼灭无锡警备队日军96人,这是苏南地区游击队在8年抗战中歼灭日寇数量最多的一次战斗,为苏南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
●1939年5月1日,叶飞率新四军第六团700余人,打出江抗二路的旗号,从茅山地区出发东进,独立自主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根据地。
●1939年9月,叶飞率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部队回师江阴时,遭到“忠义救国军”袭击,副总指挥、新四军六团副团长吴焜壮烈牺牲。吴焜同志牺牲后,遗体安葬在定山东麓,1958年迁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1984年,中共江阴县委暨周庄乡、倪家巷村出资建纪念碑。
▲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
●9月,陈毅日夜兼程赶到周庄定山湾,命令部队西撤,同时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关于苏南新四军发展苏北的指示。
▲陈毅司令员到达江阴,在西石桥领导“江抗”整编。图为整编时陈毅与“江抗”领导人合影。
●部队在陈毅带领下,分批从青阳、南闸,向西移动,越过锡澄公路。陈毅夜过花山,察看了原阵地上的废弃工事,即兴赋诗一首:
江阴天堑望无涯,废垒犹存散似沙。 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华。
▲江阴黄山上陈毅诗碑
●1940年9月,谭震林率江南抗日救国军(简称“新江抗”)东路指挥进入澄锡虞地区,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游击根据地。
▲1940年9月,谭震林领导新“江抗”在江阴长泾蒲市里和小庄圩、无锡寨门等地移动驻扎,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31日,“新江抗”在桐岐全歼日伪军42人,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日伪顽的骄横气焰,开创了东路敌后歼灭战之先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特致电慰勉嘉奖。
▲桐岐战斗发生地——万安桥旧址
●1941年3月,由中共中央军委将活动于苏南地区的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等部合编成第六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
▲位于长泾镇蒲墅里的新四军六师驻地
▲新四军六师指战员在锡澄地区英勇杀敌
随着武装开辟澄锡虞的胜利
江阴地区在党的领导下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
发展和壮大地方党组织
建设抗日民主政权
扩建地方武装
全面抗击日伪顽
江阴光复时间表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0月10日
国共双方代表经过四十多天的谈判
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根据协定,江南地区的新四军从苏南、皖南、浙东三个解放区撤向苏北,澄西、澄南、沙洲地区调整工作部署,配合新四军北撤,并在之后相继北撤。
▲《双十协定》
●11月24日,第79师第236团团长李乃赓率领2000余人由无锡抵达江阴,准备交接事宜,团部驻南锁巷,各营分驻北外、西外、南外等处。
●11月29日上午9时,在澄日军负责人大谷携带各项清册,前往南锁巷236团团部面呈,由副团长胡肇武传见,除派员持册前往检对外,当即令各城门日军岗位于当日上午11时起一律撤去,由236团官兵接防,并命令驻澄日军自30日起前往无锡缴械,规定三日内全部撤离完毕。
▲扬眉吐气的群众,身后火车上则是投降后被遣返的日军
●11月30日晨,驻青阳的20余名日军,由柳茂少尉率领,携带全部装械,先行赴锡。
●12月1日早上7时,全部驻澄日军前往南门八字桥轮船码头集中,乘坐澄锡轮前往无锡正式缴械,至此,驻澄日军全部廓清。
●12月2日,江阴正式光复。
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