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是社会运行的晴雨表。今年前7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更折射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透过物流数据的持续增长,我们可以清晰看见一条条联通发展的大动脉,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物流持续增长,彰显经济发展韧性,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打通物流大动脉,能更好畅通生产链与消费链,彻底搅动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活力。向内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35个行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增长面超过85%。这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链在高效运转。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数字智能产业,从新能源汽车到锂离子电池,这些新兴产业的物流需求增长均超过20%,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同时,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兴起,带动仓储会员店等相关物流需求增速超过30%。这不仅反映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更体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向外看,中亚班列累计开行8526列,同比增长23.2%,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344.1万吨,同比增长6.4%,多元化外贸政策带动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的国际铁路联运保持高速增长;在跨境电商等需求带动下,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38.8万吨,同比增长21.5%,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供应链上下游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当中国与世界相向而行,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世界经济必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物流大动脉的持续畅通,也正推动区域携手谋发展,助力美好生活走入千家万户。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指数分别达到52.3%和5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中西部地区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增强,物流需求持续攀升。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区域物流网络的完善,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区域间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协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更多人家门口就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制造、数字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物流需求持续增长,成为引领物流升级的重要引擎。模拟芯片、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高端产品物流量增速均超过20%,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物流量增长均在20%左右。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坚定步伐。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物流行业将加速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从而绘就出一幅动人的发展新画卷。
物流数据的增长,不仅是一串数字的攀升,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物流行业将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物流的脉动,将继续见证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一路向前。(刘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