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章平周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广电总局、体育总局、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2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在9月集中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厚植国防安全意识。从甲午海战的硝烟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历史反复证明: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民族的独立;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难以保障国家的主权和发展利益。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既是对“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古训的深刻践行,更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必然选择。国防教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从边疆哨所到科研院所,从城市社区到乡村课堂,每个岗位都是国防的阵地。通过系统化的国防教育,能够让公民深刻理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担当,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这种共识的凝聚,将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围绕宣传主题,广泛开展活动,让抗战精神浸润人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到“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提升全民国防素养”,历年主题的演变折射出国防教育的时代特征。今年的“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主题,既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国防需求的回应。各地各部门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烈士陵园开展缅怀祭扫,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组织主题展览进校园,用珍贵史料讲述抗战故事;邀请抗战老兵开展口述历史,让历史记忆焕发时代光芒。特别是要抓住九三阅兵的重要契机,通过军事装备展示、国防成就宣讲等形式,生动展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宣传效果,让国防教育融入时代脉搏。在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的今天,国防教育必须创新表达方式,要打造“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活动,组织缅怀祭扫、参观主题展览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围绕普法教育,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法普法宣传、先进人物学习宣传、红色故事讲解员巡回宣讲等活动,推动国防教育深入普及。围绕国防教育,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举办国防教育系列赛事,鼓励军工央企、基层部队和学校结对共建,开展国防教育授课、军事科普等活动。推出一批国防教育主题文艺作品,制播《国防公开课》专题节目,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电影公益展映、图文和视频作品征集等活动。深化军营开放,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军史场馆、感受军营生活、体验军事训练。创新开展网上宣传,增强国防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同时,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确保每项活动都实起来、深下去,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让我们以“全民国防教育月”为契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强化担当意识,汇聚起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国防保障。(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