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一些助老餐厅开业即火爆,君来小食堂、东港金邻里“大型助餐中心”“永定餐厅”长者助餐中心、江阴澄颐享AI社区餐厅等深受老人喜爱。这些助老餐厅普惠便民,部分还使用了刷脸支付、炒菜机器人、AI识别智能结算台等智能科技,让科技力量托举“银发餐桌”。然而,不少助老餐厅也面临成本压力、众口难调等问题,老年助餐服务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实践证明,运用科技的精度助力民生的温度,能让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更可感可及。
科技力量运用得当,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扭亏为盈。当前,惠老餐厅需兼顾公益普惠性与市场盈利性,一些餐厅虽有政府补贴“输血”,但自身“造血”能力较差,在价格、客源、成本等压力中艰难求生。利用好智慧食堂管理平台,可以让食堂管理者增强可持续运营能力。比如,建立精准的食材采购与库存管理系统,根据每日就餐人数,结合过往用餐数据波动规律,动态规划食材采购量。实行动态价格调节,通过智能系统实时监测供需关系,在非高峰时段对剩余餐食提供打折优惠。通过实时掌握食材库存、就餐人数、菜品受欢迎程度等信息,实现精准采购和生产,避免食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深圳福田区梅林街道梅林一村社区食堂就使用了一系列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自主选菜、称重计费、智能结算、无感支付,并对食材采购、运输、加工、售卖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在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同时,减少了排队时间,降低了人工收银成本。
运用科技力量,还可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用餐需求。受食材需提前采购及节省成本等因素制约,不少老年助餐服务采取相对固定的供餐模式,菜谱同质化倾向严重,难以很好地兼顾营养与美味。对于年龄不同、健康各异、经济水平和饮食习惯等均有差异的老年群体而言,还有尚未满足的深层需求。管理者可开发智能菜单系统,部署“AI营养师”模块等,在广泛采集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水平、饮食习惯、口味偏好等信息的基础上,应用AI算法分析老人健康数据,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菜单,并在取餐终端显示营养参数,提高助餐营养价值。广州部分长者饭堂已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群体及失能老人推出定制餐;杭州市打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老年人生成健康画像,智能推荐菜品、提示禁忌饮食。通过建立目标群体精准画像,老人可享受营养与美味兼备的个性化用餐体验。(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