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连云港东海县石梁河水库环湖路南端,一座金属框架搭建的拱形门上,“任洁蓝莓农场”六个字格外醒目。“现在石梁河水变清了,周围景色越来越美,前几年我们种起了蓝莓。”农场主任洁开心地介绍。
她和丈夫曾在石梁河水库以采砂为生。随着当地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他们响应政策号召,放弃了这一传统生计。在亲朋好友的帮忙下,承包了50亩果园地,投身于水果产业。
今年,农场已步入正轨,年销售额从最初的几万元增至几十万元,生态种植的“甜头”越来越足。记者了解到,不少农户也开始种植葡萄、草莓、黄梨等水果,昔日的采砂区正蜕变为充满希望的“花果山”。
四大攻坚战,让“生态灾区”变为绿水青山
石梁河水库,也称为海陵湖,位于苏鲁两省的东海、赣榆、临沭三县(区)交界处。“作为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也是沂沭泗流域洪水东调入海的关键通道,不仅承担着承接上游洪水的重任,还具备调洪蓄水功能,为下游9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提供保障。”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水库的前世今生。
站在连云港石梁河水库观景平台眺望,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山峦。雄伟壮观的泄洪闸横卧湖面之上,周边绿树成荫,草地如茵。然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采砂船轰鸣、网箱密布的“生态灾区”。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石梁河水库中优质的黄砂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在采砂高峰期,水库岸线曾拥挤着90多家采砂码头,采运船只多达1800多艘,产业链从业人员超万人,给资源环境带来了灭顶之灾:采砂船大量机油泄漏排入水库,百姓抱怨“连捞上来的鱼都有柴油味”;运砂车辆掀起遮天蔽日的扬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当时真实写照;水库周边的生态平衡遭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调洪蓄水能力削弱,对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周围群众苦不堪言,信访事件层出不穷。”石梁河镇党委副书记何锋对当时混乱局面记忆犹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深入贯彻“两山”理念。面对历史遗留的生态欠账,自2019年始,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四大攻坚战”。在海陵湖水情教育基地的展板上,清晰展示着取得的显著成效:无序采砂治理,取缔采砂证425个,关闭砂场106座,拆除洗砂机214台,拆解采运砂船1805艘,恢复滩地达360万平方米;无序私布网箱整治,清理10.5万个,恢复水面415万平方米;“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舶治理,清理涉渔船舶3771艘;“两违三乱”(河湖违法圈圩、违法建设,乱占、乱排、乱建)整治,清理违法圈圩、违法建设2000余项,681万平方米。
“这就是修复前后的鲜明对比,从前的满目疮痍已转变为如今的青山绿水。”在海陵湖水情教育基地,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张圣文指着两张照片感慨地说。
颜值提升,催生出文旅融合新活力
随着综合治理组合拳落地见效,2020年起,水库生态修复一、二期工程启动,石梁河的颜值在时光里悄然提升。
“这里是水库延伸出的航道,采砂船曾将砂石卸在两岸,现在已经变成景观河流。”张圣文带着记者来到水库边一条河道边。清水碧波上点缀着绿色浮萍,微风拂过便漾起层层涟漪。两岸的堆沙场已被青草、灌木与乔木交织成自然的绿毯覆盖。
从单条河道的焕新,到整个库区生态系统的重塑,一幅水绿相映、路景相融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驱车行驶在55公里长的环湖防汛抢险道路上,落羽杉、池杉与湿地松错落交织,勾勒出层次丰富的绿色长廊;新沭河、石门头河等四条入库河口经生态修复后,重现110万平方米湿地的灵动风采。“整治后的石梁河水库建成生态湿地公园3000亩,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20余万株,吸引白鹭、野鸭等30余种鸟类栖息。2025年1—7月份水质优良月份比例达100%,成为江苏省河湖治理样板工程。”东海生态环境局水污染防治科科长王正扬自豪地说。2024年,石梁河水库获评全国“十年回响 河湖之变”典型案例第一名。
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催生出文旅融合的新活力。
今年5月4日早上七点半,石梁河有机鳙鱼·2025江苏东海海陵湖生态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赛,不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跑友们带来了酣畅淋漓的运动体验,也带火了青松岭森林公园、东海君澜温泉酒店和季高鹿萌萌乐园等东海特色文旅项目。
自2022年以来,石梁河水库已举办了龙舟竞赛、第二届海陵湖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目前市县都设立了直达石梁河水库的旅游专线,我们正在深入挖掘盐、茶、戏剧民俗以及水利文化,努力把石梁河打造成连云港的第三张旅游名片。”东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体育科工作人员张新宇介绍。
“生态明珠”,也是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让好环境成为好产品,好风景变为新经济,石梁河水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也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今年6月,位于石梁河水库畔黄金沙滩的星光渔火野奢休闲营地开始试营业,这是石梁河水库生态修复二期工程首个文旅项目,将打造成一个集纯生态、全互联、深体验于一体的滨湖“微度假”目的地。记者看到,营地分为太空舱特色住宿区、绿动沙洲沙滩休闲游览区、渔仔部落亲子乐园体验区、广场休闲区、公共服务区等区域,既保留自然野趣又兼顾现代舒适,可提供住宿、餐饮、夜游、赛事、户外活动、文化体验、研学、婚庆等多领域服务,让游客能在此尽情享受亲水乐趣与露营体验。
“营地最大的特色是独树一帜的“临湖露营”体验 ,未来科技感与原始自然美的极致碰撞与融合,它同时满足了人们对自然野趣的向往、对科技便利的依赖、对独特体验的追求,以及对私密空间的渴望。”营地主理人罗小燕透露,暑期预订量显著提高,客源范围已从本地及周边城市扩展至北京、湖南、山东等多地。
石梁河镇积极引导渔民“洗脚上岸”,进厂入企、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家纺、矿山机械、无纺布等产业,把水库周边的渔户转化为产业工人。“以前我在石梁和水库捕鱼,后来无序网箱被清理了,我就在镇上的矿山机械厂上班,从小区步行到厂里只要五六分钟,十分方便。”石梁河镇南辰社区今年58岁的移民户郭有涛开心地说。
水环境的改善直接惠及周边30万群众。库区发展起生态渔业,年产有机鱼虾超万吨;环湖建成了60公里健身步道和休闲广场;依托优质水源,周边乡镇发展起特色农业,葡萄、蓝莓等产业年产值增加1.2亿元。如今的石梁河水库,既是润泽一方的“生态明珠”,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它以一泓碧水滋养着沃野田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绘就一幅业兴村强、民富景美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