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 热 热
锡城气温直逼37℃以上
阳光不收敛,热气不消逝
无锡多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爱心驿站等
纷纷变身“纳凉港湾”
为市民送去清凉
“跑了大半天,十分口渴,这里免费的瓶装冷饮很解渴,真是太暖心了!”近日,在江溪街道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市场内,一名“饿了么”外卖小哥发现一处免费取用的冷饮点感到十分惊喜。
入夏以来,江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起“清凉一夏”行动,联动辖区各大综合体商圈,打造了一批清凉驿站。对此,辖区商户积极响应,其中,五洲工博城内商户小蒋设置的“爱心冰箱”格外引人注目。
据测算,自7月中旬“爱心冷饮点”设置以来,“爱心冷饮点”每天被取用的瓶装水达200瓶左右,尽管消耗量大,但“爱心冰箱”从未空置。小蒋希望“爱心冷饮点”能引发更多人关注,共同参与这项爱心行动。
目前,五洲爱心冰箱直播间已在抖音上线。他表示,有了更多人支持,“爱心冷饮点”不担心“断供”,计划开放至9月份。
在安镇商贸中心东门的爱心冰柜旁,暖心的饮水服务为“城市守卫者”减一分辛劳。顺丰快递王师傅拿出一瓶矿泉水大喝一口,他说:“之前我们自己带水的话,一天要买两三瓶一升的矿泉水喝,现在可以过来免费喝水,顺便还能进菜场吹空调乘凉,方便多了。”
“一开始是我们先提供免费矿泉水、盐汽水,后面也有商户自发提供免费的饮品给户外工作者,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传递爱心的方式。”无锡市峰顺物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天热以后,周边的室外工作人员,包括居民都会来取水,每天的取水量大约在50瓶。
在菜市场经营北京烤鸭店的谢先生就是其中的赞助商之一,他笑着说:“我们就希望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给农民工、环卫工、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的人群提供一些帮助。我们抱着一颗爱心来,希望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看他们过来拿水脸上很开心,我们也很欣慰。”
烈日炎炎,上午九点不到,城市路面就蒸腾起热浪。环卫工人陈桂英已经推着保洁车走过蠡园开发区滴翠路三个来回,她脖颈上的毛巾拧出的水打湿了反光背心,手里的矿泉水瓶早已见了底。当她拐进太湖智谷街角时,那台蓝白相间的公益冰柜映入眼帘,一旁“免费冰水”的四字招牌在阳光下格外清亮。
“第一次看见这冰柜时,还以为是商家搞促销。”陈桂英笑着拧开一瓶新水,瓶身的凉意向全身蔓延。她从保洁车侧袋里掏出个小布袋,小心翼翼装了两瓶水进去,这是给负责下一段路的同事留的。据了解,这个占地不足两平方米的冰柜,自七月初设立以来,已为像陈桂英这样的户外工作者提供超过15000瓶冰水。
这份清凉源自今年三月成立的“湖湾助航,文明润蠡”文明实践公益联盟。18家成员单位在首次座谈会上就达成共识:“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入夏后持续的高温天气,让联盟迅速将想法转化为行动。7月初,首个公益冰柜在太湖智谷落地,由联盟单位轮流值守补给,为路过的户外工作者消散高温炙烤的疲惫。
爱心很快突破了联盟的边界。据了解,公益冰柜设立之初,每天的补水任务由联盟成员轮流值守、认领负责,随着清凉点信息的发布,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也加入到公益补水行列。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2000余箱爱心捐赠饮用水,为这项公益活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汇聚成一条滋养人心的爱心长河。
近日,烈日当空,外卖小哥屈师傅送完订单,途经无锡空港国际物流中心时,被门口蓝色遮阳棚下醒目的“爱心小站”吸引。原来,这里是今年初夏起,由无锡硕放机场联合京东、顺丰、薛航等公司打造的自助“爱心小站”。
站内,成箱的矿泉水码放整齐,旁边的冰柜里冒着丝丝凉气,里面整齐摆放着饮品、冰棍以及各类防暑药品。“我们免费为机场内的一线工作人员、保安保洁、快递外卖小哥以及往来的货运司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清凉补给。”无锡空港物流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副经理李伦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爱心小站”持续有效运转,机场也特意安排专人每天定时检查冰柜补给情况,确保饮品充足、卫生安全,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清凉不断档。
江阴站启动“清凉站区”模式,候车大厅内8台空调机组满负荷运行,室温恒定26℃。
进站口增设等候座椅,避免旅客烈日下排队;12306服务台配备藿香正气丸、驱蚊花露水等防暑“急救包”,重点旅客可享专属候车区。客流监测系统动态调节冷气分配,兼顾舒适与节能,让出行从容不迫。
江阴市道路货运党群服务中心为应对高温天气,特意为货车司机们设置了“清凉驿站”。驿站设置了免费凉茶点,货车司机们可以畅饮大麦茶、使用防暑降温物品。同时,驿站还设置了纳凉休息区,休息区内开放空调,货车驾驶员们可在此短暂休憩。
S1线中山公园站、南门站、江阴外滩站等核心站点均开辟了专属纳凉区,配备舒适桌椅、儿童玩具和书籍,还提供了充电器、应急药品等一站式服务,方便乘客小憩或亲子休憩。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脉动的 “毛细血管”。今年以来,宜兴市加速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新街街道以氿街商圈为核心、社区脉络为延伸,着力打通服务 “最后一公里”,用精准举措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让他们在奔波中找到归属感,在城市里不仅能安身,更能安心。
在打造友好场景前,新街街道专门针对外卖员开展了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否能提供更多进店休息的地方”“希望有更多能进店歇脚的地方”“部分小区指示不清,找路太费时”“沿街能设些免费接水点”…… 一条条诉求被认真记录,成为场景建设的精准蓝图。
在高温慰问中,防晒用品、实用水壶等外卖员呼声较高的物品被列入派发清单,让关怀直抵需求痛点。
氿街商圈已有 22 家商户主动响应街道倡议,化身服务新就业群体的 “暖心伙伴”。宝莱纳音乐餐吧在店侧打造简易驿站,与旁侧的外卖电瓶车换电站形成 “补给组合”,驿站内放置了休息座椅和饮品柜;芭一图美发每月定期向外卖员开放义剪服务;全家在店内专门布置了休息区域;其余许多餐饮店都对外卖员进店消费给出了优惠。
今年暑期,让外卖员梁永最头疼的小孩托管问题得到了解决,氿南社区开设的暑托班向外卖员开放。“书法、朗诵、绘画等课程相当丰富,孩子在社区既安全,又学到了知识。”
“以后随时能喝到冰水了!”站在黄巷街道盛世家园社区“暖蜂驿站”的“共享冰箱”前,外卖员钱师傅的笑容里漾着快乐的波纹。这台满载关爱的冰箱,装着社区与辖区十余户商家、企业、居民共同编织的“清凉约定”——让持续在高温工作的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在接单间隙,能随时取到一份沁爽。
这方不足十平米的“暖蜂驿站”,藏着许多“小心思”:除了“共享冰箱”,社区还根据骑手们的实际需求,陆续添置了躺椅、微波炉等实用设施,更贴心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手机没电了来充电,水壶没水了来倒水,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这儿比我跑单的电动车还‘靠谱’!”钱师傅一边擦拭额角的汗珠,一边笑着比划,“说是驿站,其实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高温下,骑手们在餐饮聚集区停留时间变长,对冰饮、避暑的需求尤为迫切。黄巷街道凝聚社会合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会小蜜蜂安康驿站等阵地作用,打造夏日纳凉点,高温预警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免费为新就业群体以及有纳凉需求的困难群体提供空调、风扇、饮用水、防暑药品等物资。
“这社区的清凉点真贴心,天热了就想来这儿歇歇脚、喝口水!”刚送完一单快递的小哥走进无锡经开区华庄街道景贤社区的“美好驿站”,从爱心冰柜里取了瓶冰镇矿泉水,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歇脚。
入夏后,景贤社区延续已连续开展三年“致敬奋斗 清凉行动”,这是社区为全体户外工作者打造的夏日关爱活动,通过募集物资、设立补给点等方式,提供饮水、休息、防暑等服务。今年,景贤社区通过党支部“爱心接龙”和居民群倡议,不仅收到居民捐赠的矿泉水、凉茶超350箱,还有80多份包含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毛巾的清凉物资;联动辖区商超、便利店等爱心商铺设置的“清凉补给点”,不仅提供免费纳凉地,部分商铺还新增了冰镇饮用水免费饮用服务。
为了让服务更集中、更便捷,社区打造了3个“美好驿站”和2个“便民驿站”,驿站里,2台爱心冰柜始终满着,20多个充电接口和12组休息座椅随时可用,还有专人定期巡查补给,让户外工作者“随时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热了能清凉”。
今年以来,社区已服务各类户外工作者超8800人次,提供饮用水近7500瓶,高温时段日均服务达60余人次,成了户外工作者夏日里的“清凉港湾”。
高温天气还在持续
坚持以人为本
捎一份关怀 送一份清凉
这些“清凉暖心”举动
让锡城处处流淌着治愈人心的温度
在无锡
真真切切感受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