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宜兴保利大剧院内暖意融融、热闹非凡,宜兴市2025级高校新生送学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打卡墙边学子们灿烂的笑容,舞台上学生们的倾情演绎,家长老师们的深情寄语等浓缩成一份珍贵的“送学礼”,为即将背起行囊远赴他乡的学子们,送上家乡最真挚的祝福。在“根脉”与“远方”的深情对话中,进一步加固与本土优秀青年学生的情感纽带,期盼他们学成归来,造福乡梓。
小小“送学礼”,承载着浓浓乡情,温暖了每一位学子的心。“宜兴是‘教授之乡’,崇文重教的传统早已融入血脉,家乡永远是我的骄傲。”江苏省宜兴中学毕业生高嘉文被清华大学无穹书院录取,谈及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他难掩激动,“能收到来自家乡官方的祝福,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我定会带着这份牵挂勇敢逐梦。”活动现场的互动区域活力满满。各个学校的毕业大合照精彩亮相,定格青春瞬间。学生们可写下自己的小小心愿将其投送进时光胶囊,也可在拍立得前留下难忘时刻。舞台上,由学生们主演的节目通过学生视角、青春表达,传达家乡对学习的美好寄托。
以情聚才、以才引才。宜兴向大学新生们打出的乡情牌,情绪价值拉满。在“送学礼”的舞台上,不仅有优秀宜兴人的嘱托,还有风雨里的交警、街巷中的城管、考场外的送考司机、校门口的保安、食堂里的师傅、宿舍里的宿管等一批“青春守护者”。陶都中专的学生特意设计制作了“陶都守护者”的勋章送给“青春守护者”。投身于科技创新一线的企业家宗健、活跃在乡村振兴舞台的杨宽、以紫砂非遗实现青春表达的杨镓境……当天,宜兴还邀请了三位扎根宜兴、建设宜兴的青年榜样上台为家乡代言“打call”。活动现场,宜兴还颁发了励志毕业生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奖学金。接过荣誉,宜兴市常青外国语学校的刘子齐格外激动,“这份‘礼包’沉甸甸,是嘱托更是责任,希望自己能学成归来,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织密在外学子的联络网,这份“送学礼”充分释放了宜兴探索将人才培养、服务端口前移的新信号。去年的首届送学礼上,宜兴启动了“未来‘兴’希望计划”。今年的活动现场,“兴希望”学子联盟正式成立,纳新招聘同步启动,邀请广大学子加入“兴希望”学子联盟秘书处。据了解,秘书处设置了综合部、宣传部、实践部等多个部门。通过招新,由宜兴学子当主角,串联起学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承担起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组织、优秀学子事迹挖掘、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等工作,让“宜兴”不仅是镌刻在心底的故乡,更成为遍布全国的闪亮“校友名片”。(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