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版图上,江阴企业的海外布局正加速展开。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江阴市源硕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的厂房即将迈入量产阶段。“8月底投产,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亿美元。”企业总经理胡敬楠透露,这仅仅是布局的开端,“近两年还将启动柬埔寨二期项目,拟追加投资20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另外还计划在北非设立第二海外基地,进一步辐射中东及欧洲市场。”
来自江阴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源硕金属科技为代表的江阴企业加速出海布局,江阴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额1.8亿美元,规模位列无锡市第一。与此同时,江阴新引进外资项目30个,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2.14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1%和无锡市的55%。“双第一”印证了江阴作为外商投资优选地的强劲吸引力,也展示了江阴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领跑姿态。
连续增资正推动江阴企业从“试探性出海”向“战略性扎根”转变。19个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中,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158万美元,在丹麦并购设立诺德马克有限公司;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泰国项目2000万美元;华晟创研精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增资墨西哥项目803万美元……“上半年近半数投资流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兴区域成为布局重点。”江阴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
支撑这轮出海浪潮的是政银保企协同创新服务体系。江阴先后组织13家企业参加江苏—西哈努克省投资合作推介会,推动3个总投资额达7500万美元的项目在东南亚签约,带领5家企业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签约。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痛点,江阴构建起多维度护航机制,整合优投网、中信保、涉外银行等专业机构形成服务矩阵,今年已协助企业申报扶持资金超1700万元,创近五年新高。
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良性互动中,江阴制造正逐步形成“本地研发、海外生产”的全新发展模式。“中国轮胎行业使用的钢帘线创新技术,90%以上诞生于这里。”自1992年落户以来,贝卡尔特累计在澄投资超10亿欧元,如今的江阴基地承担着集团在华半数以上产能,作为集团海外首个研发中心,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已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5项,另有10项在研。“鼓励本土企业在出海时强化本土总部与全球产业链协同,把总部打造成全球战略、研发和营运中心,推动对外投资提质增效、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江阴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说。
(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