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2025山水东路科创谷创新合作交流会在滨湖区举行,会上,在锡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创新转化园区正式发布,山水东路科创谷创新平台揭牌落地,滨湖区大学生湖湾创业学院同步成立。
围绕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滨湖区创新设立的在锡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创新转化园区在会上正式成立,通过构建“1+1+N”(即1个公共服务平台+1个在锡校友经济服务中心+N个在锡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体系,形成高效联动、深度融合、开放共享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加速打造长三角“双高协同”示范标杆和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核心节点。
现场,微纳加工中试服务平台、海洋装备中试服务平台、深海装备概念验证中心、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正式揭牌,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两张清单”(院所科研成果清单、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也正式发布。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两大特色园区同步启动共建: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园依托航空工业雷达所技术优势,聚焦“航空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申威信创产业园则以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为“链主”,吸引操作系统、芯片等信创企业集聚,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作为产业发展的血脉,现场,总认缴规模20亿元的滨湖区科创产业基金集群正式发布,包括金杜知识产权基金、国联人工智能基金、东南大学成果转化基金,覆盖科创企业从孵化培育到成长期的全生命周期。
此次交流会上,正在全力打造科创谷“人才特区”的滨湖又推出了一系列事关人才培养、引进与激励方面的举措,加速顶尖人才汇聚。
现场同步设立的滨湖区大学生湖湾创业学院,有效建立起校地之间互帮互助、发展共赢的长效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创业支持。江南大学与滨湖重点院所、企业共建的产业创新班、卓越工程师学院将实现优势学科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给平台、给舞台,还给资金。作为连接高校智慧与地方发展的“金色纽带”,现场发布的太湖人才高校公益发展基金将重点支持青年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以资本活水浇灌创新之花。(邵旭根、徐啸雨、实习生 薛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