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南山绿道已朝气蓬勃。太极拳方阵动作统一,衣袂轻扬;骑行队伍穿梭于葱郁林荫,车轮划破晨风;健步走人群步伐轻快,脚步声在山谷间回荡……光阴流转,这条蜿蜒于城市绿肺的“健身动脉”,早已从蓝图上的线条,成为镇江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律动。
8月8日正值“全民健身日”,南山绿道上的一幕幕,正是江苏镇江全民健身理念深植人心的生动写照。全民健身的蓬勃生机,正以这最日常也最动人的方式,在镇江这座城市上演着一曲永不落幕的生命交响。
设施之变,普惠网络织就
曾几何时,“健身去哪儿”是萦绕在许多镇江人心头的困惑。在滨江风光带健身区晨跑的市民王慧感慨:“以前跑步想找个又方便、条件又好的地方很难,现在就不一样了,家门口就可以。”
2009年首个“全民健身日”设立以来,镇江城市健身空间发生了显著变化——社区健身点实现全覆盖,老旧小区健身器材更新率大幅提升,行政村体育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
大型公共健身空间持续提档升级——南山绿道不断延伸完善,滨江风光带健身区功能日益丰富,古运河健身长廊串联起历史文脉与现代活力,共同勾勒出“城在园中,人在景中动”的独特画卷。
体育公园数量显著增加。全市健身步道总里程已超过千公里,智慧步道占比不断提升。“变化是实实在在的。”镇江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们将重点提升设施品质,着力推动适老适幼化改造,打造更便捷、舒适、智慧的‘10分钟健身圈’升级版。”这背后,是镇江围绕产业强市战略,研究制定《促进体育消费工作方案》,推动体育消费热潮形成的坚实支撑。
活动之热,点燃全城激情
如果说设施是全民健身的筋骨,那么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奔涌的热血。多年来,镇江全民健身活动实现了从零星点缀到四季常热的转变。
品牌赛事如同磁石,吸引着全城热情。镇江大力培育“赛事经济”,近年来成功承办了智力运动会、全国击剑公开赛、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赛事,吸引大量游客。体育与文旅部门合作打造的“跟着赛事游镇江”品牌,有效促进了体育、旅游、文化、商业的融合。
镇江独特的山水资源,孕育出充满地域魅力的特色项目。依托长江、运河,赛艇、龙舟等水上运动蓬勃兴起;南山、圌山、茅山的秀美风光,成为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等户外项目的天然乐园。“圌山登高节”巧妙融合传统登高祈福习俗与现代全民健身理念,参与者人数连年攀升。
最接地气的活力在社区涌动。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的“微赛事”“微活动”如雨后春笋,广场舞交流赛、家庭趣味运动会、老年门球联赛……形式多样,门槛亲民,真正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活动多了,选择广了,感觉整个城市都‘动’起来了!”市民张先生由衷感慨。
理念之新,重塑健康生活
多年浸润,健身在镇江已超越单纯锻炼的层面,升华为追求健康、科学、共享的生活方式。
全民健身的画卷上,呈现出全龄共享的温暖图景。公园广场上,太极拳、柔力球、健身气功等成为老年人舒展身心的选择,老年体协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老有所乐、老有所健”得到生动体现。
镇江高度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体育育人功能在体教融合中日益凸显,形成了“千场万人”体育公益培训、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阳光大课间等一批特色品牌。年均举办大量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联赛;持续开展的“千场万人”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为数万名青少年提供免费技能培训。镇江学生连续4年在全省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抽测中排名第一。
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镇江以打造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为载体,积极推进体卫融合。建立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四级运动促进健康体系,建成1家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21家市级中心(服务站)。遍布县区的国民体质监测点为市民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常态化健康讲座和科普宣传显著提升了市民健身素养,“科学健身是良医”的理念融入日常。
集中力量打造的“全民动起来,镇江跑起来”服务品牌,广泛开展活动、体质测试及科学健身指导,持续推动健身培训指导进社区、乡村、机关,定期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每年为2万余名市民提供免费体质监测服务。
未来之路:均衡与智慧并重
成就斐然,绘就了全民健身的“热”图景,但未来仍需精心勾勒,追求更高质量的均衡与智慧。
当前,“甜蜜的烦恼”依然存在——热门场地高峰时段供不应求,区域间、设施类型间存在结构性短缺。破解之道在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如推动学校体育场馆高效开放;优化增量供给,使新建规划更具前瞻性、布局更均衡;同时倡导错峰、共享的健身理念。
弥合“参与的鸿沟”同样关键,需关注不同区域、人群在资源获取和参与深度上的差异,加大对农村地区、老旧小区以及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精准投入和服务供给,让全民健身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在智能化浪潮下,提升“智慧的温度”尤为重要。既要善用科技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也需关注“数字鸿沟”,为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群体保留便捷的传统服务渠道,确保科技发展惠及全民。
深化“融合的深度”是未来发展蓝海。镇江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镇江将进一步做强体育与旅游融合,激活体育消费新动能;持续深化体卫融合,探索“运动促进健康”创新模式;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将全民健身塑造成彰显镇江山水人文魅力的新名片,释放更大经济社会价值。
夕阳为南山绿道镀上金色,散步、骑行、慢跑的人流络绎不绝,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
回望多年,从“健身去哪儿”的困惑,到“处处可健身”的便捷;从零星活动点缀,到贯穿四季、席卷全城的参与热潮;从单纯活动筋骨,到崇尚科学健康、全龄共享的生活方式——镇江全民健身的足迹,印刻在升级的公共设施上,沸腾在热烈的赛事活动中,更融入市民热气腾腾的日常生活里。这跃动的图景,是城市活力的脉动,是民生福祉提升的温暖注脚。
站在新起点,镇江的脚步坚定从容。向着设施布局更均衡、科技赋能更智慧、体旅融合更深邃的目标,向着让每位市民在运动中收获健康、愉悦与生命尊严的美好愿景,这座底蕴深厚的山水之城,正以铿锵步伐,奔向充满无限可能的远方。(全媒体记者 韦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