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11日批复同意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关于调整规划范围的请示。根据请示,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将规划调整设立新片区1.11平方公里,调整后的无锡高新区综保区规划面积为3.49平方公里。规划调整后,新片区将迅速启动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平台,综保区“扩容”后将以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优质要素资源,进一步深化推进无锡全方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实力不凡,综保区是“开放担当”
综保区整合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的多重功能,具有保税、免税、退税等政策优势,是我国功能最完备、政策最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无锡高新区综保区于2012年4月28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由原无锡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而来,至今已走过23年发展历程,是江苏省第4家、全国第20家综合保税区。作为无锡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内集聚了一大批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国际知名品牌项目和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如SK海力士、希捷、村田、捷普、菲尼萨等。截至目前,综保区注册企业达70余家,累计吸引外商投资238亿美元,形成了以集成电路、电子信息、通讯为支柱,国际贸易、物流分拨、跨境电商、检测维修为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放眼全国,无锡高新区综保区面积并不大,封关运营面积2.38平方公里,但综合实力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开放担当”,有一组数据彰显了无锡高新区综保区的不凡能量:这里产出了全球14%的存储芯片、全球20%的机械硬盘、全球20%的贴片式陶瓷电容、全球15%的光电转换元器件。无锡高新区综保区以无锡市0.05%的面积贡献了22.6%的进出口额,有力地发挥了外贸“桥头堡”作用。
为什么要扩区?盘活空间推动高水平开放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扩区?采访获悉,当时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无锡高新区综保区规划面积为3.49平方公里,经国家十部委封关验收合格,通过验收的面积是2.38平方公里,其中,还有1.11平方公里土地未开发验收。
“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综保区内已近饱和,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无锡高新区综保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局长王里成说,无锡作为开放大市,连续两年对外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亟需综保区这样高能级开放载体的有力支撑。而无锡高新区综保区的封关验收土地开发比例已达97%以上,难以承载新的大型项目落地。
从无锡市看,目前有一大批优质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要求入驻综保区,迫切希望通过综保区平台有效推进双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长度和韧性。扩区后,综保区新片区预计承载新项目投资将不少于100亿美元。
“盘活已有保税空间资源,释放承载保税需求项目落地的新发展空间,综保区扩区后将再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无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片区怎么建?“扩容”后开放能级大提升
以“边建设、边招引、边申报”的工作模式,无锡市2024年开始启动无锡高新区综保区新片区的规划,以无锡高新区综保区为中心,对附近可规划地块进行了论证,相关建设已有一定基础。
新设立的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四至范围为:东至锡东大道,南至锡达路,西至新燕路,北至规划春丰路,面积约1.11平方公里。据悉,近期正积极启动规划先行,推动拆迁工作,为后期新片区建设做好准备。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表示,“扩容”后的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将更好地发挥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进一步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开放平台发展能级大提升。一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深化一般纳税人资格改革,促进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将高水平开放阵地服务于无锡市更多更大领域。另一方面,加快集聚跨境电商、维修检测等新业态规模发展,构建综保区“保税+”新质生产力开放新高地。扩区后的新综保区力争5—8年内实现进出口额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