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宜兴青年人才月正式启动。今年,宜兴不但在政策扶持上力度满满,更是在细节关怀上传递温度,通过共享工位的设立、“未来兴希望”计划的深入实施、青年街区的打造等,擦亮“青凤来宜 才荟兴宜”的青年人才品牌,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目前,宜兴有超40万各类人才汇聚,生动演绎着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从产业实力到市井烟火,爱上宜兴有太多理由。”来自广西河池的韦春满,现就职于江苏金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宜兴市政府与桂林理工大学共建“桂林理工大学宜兴产业研究院”,韦春满正是通过研究院的宣讲,了解到宜兴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而来到这里实习。“工作4年,我深刻体会到‘环保之都’的硬核实力,让我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她的感慨道出了许多青年人才的心声。
政策给力,更需暖心护航。目前,宜兴“陶都英才”政策矩阵涵盖人才新政30条、招才引智20条、科技创新22条、海外引才10条、乡村人才振兴10条等,构建起覆盖全类别人才、贯穿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支撑体系。从实习期的免费驿站、实习交通补贴,到就业安居的租房购房补贴等“六重大礼包”,再到创业创新的高额项目资助,宜兴已打造出全周期、无断点的服务生态。
聚焦青年创新创业需求,宜兴今年广泛链接资源,打造了零租金、水电网络设施齐全的免费共享工位,让创业青年实现“拎包入住”。首批6家共享工位分布多元,既有产业园、人才公寓,也有乡村田园。例如栖・氿空间与岳堤青年人才驿站特别提供“工位+住宿”一站式服务,为青年创业解除后顾之忧;新街街道潼渚村和徐舍镇美栖村的乡村共享工位独具特色,让青年在田园风光中迸发创意灵感。据宜兴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单人或团队入驻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免费使用期,同时还能获得创业导师指导、政策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校地人才合作,今年暑期,宜兴团市委、宜兴市人社局等部门积极对接高校资源,携手打造“‘青凤来宜·兴动力’高校实践团”。近期,一批优秀的清华学子以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深入环科园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一线,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挖掘调研课题、助力园区发展。(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