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文化艺术节是江苏每年一届的文化盛会。10月28日,伴随着京剧《诗文会》在江苏大剧院的精彩上演,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主办的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

8年来,紫金文化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共上演了450余场舞台艺术剧目、音乐会,推出160多部原创作品,举办万余场群众文化活动,13个设区市广泛参与、省市县三级院团联动响应,“紫金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江苏“紫金文化”品牌的响亮名片。
今年艺术节,从48部申报作品中遴选出15部新创剧目、7部经典复排剧目、10部音乐作品进行会演、参与评审。同时,为落实“好剧多演”要求,组织11台优秀剧目进行展演。演出覆盖了13个设区市20余座剧场,共有43家文艺院团参与。省级院团创作强劲,市级院团特色鲜明,县级院团扎根基层,充分展现了江苏舞台艺术的厚实家底和不俗实力。

此外,艺术节期间,覆盖全省城乡的近千场“茉莉花开”群文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与此同时,调研采访队伍也深入基层、走进剧场,展示基层文化生活的火热实践。
艺术节自9月底开幕以来,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会演作品进行了现场审看,评选出18部“优秀作品”、14部“会演作品”和18名“优秀演员”。
今年艺术节首次将经典复排剧目纳入会演板块,既有“老味道”,也有“新呈现”。无锡市锡剧院复排的经典锡剧《孟丽君》获评艺术节“优秀作品”,院长蔡瑜同时获评“优秀演员”。她说,《孟丽君》可以说是与《珍珠塔》齐名的传统保留剧目,此次复排尤其注重“守正创新”,在完整保留传统唱腔精髓的基础上,对舞美、服装与舞台呈现进行现代化提炼,赋予经典全新的舞台生命力。
兴化市淮剧团的淮剧《油菜花开燕归来》获评“优秀作品”,主演糜利利荣获“优秀演员”。她表示,该剧持续在基层演出,几乎每隔两天就有一场。“把戏送到田间地头,让乡亲们看到身边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是特别有意义的事。剧中许多情节都源自百姓日常生活,观众们都反映说很喜爱,这也让我们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家县级院团,我们非常荣幸,杂技剧《寻梦出海记-大海·小海》能获得‘优秀作品’。”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团长孙陈表示,该剧是团里一次重要的创新尝试,通过反复打磨,实现剧情与杂技技巧的有机融合,并借助科技感十足的舞台呈现,增强戏剧张力。“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杂技文化,用更多优秀作品展现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届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江苏原创音乐作品,令观众印象深刻。扬州市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张璐介绍,“我们乐团成立仅三年,能凭借《长江》这部作品荣获‘优秀作品’,是对团队三年来辛勤付出的极大肯定。”该团的作品《长江》历时两年多创排完成,以大型民族管弦乐形式描绘长江的壮美画卷,奏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当天的闭幕演出为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复排的张派经典名剧《诗文会》。该剧改编自明代传奇《绿牡丹》,刚刚获得本届艺术节“优秀作品”,讲述了一段“以诗择婿”的精彩故事,为这场文化盛会圆满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