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襟江带海、河湖纵横,是中国唯一同时坐拥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从奔腾的长江到蜿蜒的淮河,从浩渺的太湖到壮阔的黄海,水不仅是这片土地的自然禀赋,更是江苏“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精神根脉。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南京启动。
江苏的城,是被水“润”出来的;江苏的发展,是被水“托”起来的。长江奔涌的壮阔、运河绵长的坚韧、太湖温润的灵动,江河湖海的自然赋予,是江苏的宝贵财富。与水交融的江苏,加大水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的力度,激活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使其真正成为可流转、可交易的“水资产”。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是“个人成长”与“江苏发展”的桥梁,一头连着青春的滚烫理想,一头系着城市的发展脉动,激励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从江河湖海中汲取奋进力量,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以青春之潮,聚“敢闯敢试”的磅礴力量。长江在江苏境内蜿蜒432.5公里,为江苏提供了95%的过境水量。自雪山奔涌而下,遇峭壁则穿石开路,逢峡谷则辟径向前,这股冲破阻碍、永不停歇的闯劲,是长江奔涌向前的生动写照,也是江苏发展的生动注脚。活力迸发、勇立潮头,是今日江苏景象。当青春的滚烫遇上江河的奔涌,便有了一往无前的力量,敢闯无人涉足的“深水区”,敢试尚未成熟的“新路径”,向着远方、奔向远方,在不惧失败、永不停歇的鲜活模样中,擦拭闪闪发光的青春。
以青春之韧,刻“执着坚守”的奋进本色。京杭大运河蜿蜒千年,以绵长之力滋养两岸、连接古今,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千年运河徐徐流淌,既是一代代人疏浚维护、接续守护的成果,也见证着南来北往的商船穿梭,承载代代相续的使命。运河中藏着执着坚守,藏着久久为功的智慧,引导新时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前辈开拓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从把青春“泡”在蚕房与绣棚的非遗传人,到十年如一日驻守湖边的技术人员……他们把青春的滚烫热血,镌刻在日常的重复与坚持之中,让奋斗的薪火在接续中愈发炽热。
以青春之行,写“奉献担当”的为民答卷。太湖的温暖,来自它接纳百川而不张扬,滋养鱼虾而不居功,默默守护着“鱼米之乡”的生机。太湖的温润中藏着兼容并蓄的智慧、润物无声的坚持与厚积薄发的力量,恰如青年奉献担当的模样。在科研攻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一线,藏着包容与协同的智慧,青年把青春报国写成了可触可感的日常,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具象化。他们滚烫的青春模样,是群众脸上的笑容,是各行各业的高分答卷,他们将青春的价值融入祖国大地,为城市发展挺膺担当,写下生动的青春注脚。
以“水”为镜,于时代浪潮中踏浪前行,照见每一朵青春浪花奔涌向前的力量;以“水”为笔,勾勒担当、奋进、爱国的青春模样,把闯劲、韧劲、干劲融入到每一寸土地,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洪流,在奋进中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成可观可感的“实景图”。(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