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神农码头矗立着一块巨碑,上面刻着一句让贾汪人无比自豪的话:“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安湖畔的神农码头视察,夸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
潘安湖,昔日煤城“泪眼”蝶变生态明珠,正是贾汪区生态转型发展的缩影。全国2024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结果公布,贾汪荣膺“优秀”档次第一名,这也是该区自2017年以来第7次斩获“优秀”,创下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纪录。
修复疮痍蝶变生态园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美丽的潘安湖。”初秋的潘安湖波光粼粼,湖畔码头,船娘朱雪宁站在船头招呼游客,收锚、推杆、转动舵盘,在她娴熟的操作下,游船慢慢驶入生态湿地保育区。
很难想象,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采煤塌陷后的疮痍之地,平均塌陷程度达4米、2.4平方公里耕地常年积水,村庄房屋几近损毁。“那时上午穿白衬衣,中午成灰衬衣,晚上就是黑衬衣了。” 朱雪宁回忆道。
2010年,徐州启动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工程。贾汪以“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采煤塌陷地治理模式,成功将潘安湖逐步改造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首批十大湿地旅游示范基地。
“结合塌陷区积水面积大、塌陷深的特点,我们通过平整土方、表土剥离、坑塘整修、河道清淤等方法,在原来塌陷区上建成拥有7000亩开阔水面和4000亩湿地景观的生态公园,昔日‘大地伤疤’蝶变为‘城市名片’。”望着岸边的池杉林,贾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吕向阳介绍。
船行湖中央,一群群雀鸟在碧波上翩跹。“生态好,鸟自来,白鹭、苍鹭等几十种鸟类在湿地定居,每年秋天有50多只天鹅将这里作为迁徙路上的歇脚处。”朱雪宁说,要把潘安湖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故事,讲给更多游客听。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加厚实。如今的潘安湖,坐拥大小19座湿地岛屿、约100万平方米花卉植物园、30余种野生动物、200多个鸟类品种,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也在湖畔筑巢安家,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乐园”。
绿水青山孵出“金饭碗”
修复后的潘安湖有了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2012年,潘安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同年,本在无锡打工的朱雪宁决定返乡,成了景区最年轻的船娘,随着外地游客增多,她便志愿承担起讲解员的角色。
去年,她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研学导师。每到周末,她都会带着中小学生沿湖而行,边走边介绍潘安湖转型的故事,宣传环保理念,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13年来,她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愈发离不开这份心爱的工作。
绿水青山引来八方客,也激活了沉睡的乡村资源。2017年,在苏南打拼多年的韩宝周跟随妻子回到贾汪,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潘安湖景区谋得了一份主管运营的岗位。“白天景区游人如织,一到晚上却是万籁俱寂,如何让潘安湖的夜同样精彩?”韩宝周敏锐察觉到景区运营的隐痛,于是多次赴西安“大唐不夜城”调研,仔细思考寻找“破题”之路。
经不懈努力,区域内沉浸式特色文旅街区——“徐州之夜”于2023年6月在潘安湖畔应运而生,盘活了潘安湖—马庄片区夜间文旅业态,撬动夜间消费,成为独具特色的“国潮沉浸式体验”夜游打卡地,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2万。
“如今,‘徐州之夜’让神农广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过年还热闹。”韩宝周说,这里不仅有特色美食,还有新潮市集,个性潮饰、奇趣手作等网红产品,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体验、购买。
七夕前,与“徐州之夜”文旅街区一路之隔的马庄香包文化大院内,绣娘们穿针引线,填充定型,忙着赶制新品订单,火热的人气带动了香包消费。
“借‘苏超’的东风和景区的客流,我们上月创新推出的足球香包销售额已超过30万元。”潘安湖街道议政代表、马庄村党委书记王侠告诉记者,好生态带动全域旅游,让马庄香包越来越火,吸纳3000余人就业,今年以来销售额接近1300万元……
弃旧产能绘就新画卷
距离潘安湖不远,位于徐州工业园区的朗欧菲艾腾(江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植物细胞发酵中试车间内,3至5米高的不锈钢罐体整齐排列,直通罐体的管道纵横交错,将发酵、纯化、干燥等环节紧密连接。公司人事行政总监蒋圣玉自豪地告诉记者,作为专注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项目一期、二期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
生态优化提升了区域产业层次,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徐工配套产业园、西安交大徐州科技园、江苏师大科文学院相继落户,恒盛智谷等十大区级科技产业园区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它们共同在绿水青山间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多年来,徐州工业园区不断淘汰落后产能,高标准建设的电电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业慧谷智能智造产业园等载体平台,成为贾汪区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不止是潘安湖,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贾汪正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地坚持先破后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绿色建材、绿色低碳能源三大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教创新三大现代服务业,构建起“3+3”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该区已培育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聚集规上工业企业24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40家,年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
潘安湖畔的石碑静静矗立,“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字样已被岁月打磨得更加温润。从塌陷区到生态明珠,从煤灰弥漫到鸟语花香,这片土地见证了“两山”理念的磅礴力量,也映照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追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涛 姚政宇
通讯员 孙娜 李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