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锡马拉松与江南的烟花三月相遇,当城市争霸的“苏超”撬动文旅消费热潮,当全国跆拳道顶尖选手在无锡中心馆展开冠军总决赛……一年四季,各类体育赛事与无锡同频共振,彰显了城市的精彩与活力。随着体育赛事的发展,群众体育也在不断被滋养中呈现出繁盛的态势。特别是今年爆火的“苏超”,更展现出群众体育的无穷魅力。无锡打造运动友好型城市的实践证明:不断优化体育配套设施、举办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加码群众幸福指数、增强城市活力的可行之路。
良好的体育配套设施,是群众能够参与体育运动、健身锻炼的基础保障。近年来,无锡市以运动友好型城市和体育强市建设为目标,推动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甚至城市的“金角银边”都变身小游园,配备运动健身器材,为市民健身休闲提供“小而实用”的空间。2024年,无锡市更新和新建公共室外健身场地设施项目708套(个),建成飞马体育公园、伯渎河体育中心等,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7.21%。推动“运动友好”更可感可及,还需持续优化提升各类体育配套设施,不断拓展健身空间、场景,在老旧小区、城市公园等增加小型多样的健身设施;在体育设施投放方面,兼顾全龄运动友好,向适老化、适儿化倾斜;同时运用智慧化改造、功能化提升、数字化加持等手段,打造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群众体育更便捷、更有趣、更好玩。
群众体育要繁荣发展,还需让群众成为参与者、见证者与共创者,让每个人都能在赛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今夏“苏超”的强势出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抓住了群众体育的内核。球员大多来自非专业的草根群众、门票低价无门槛、各大网络平台现场直播、“第二现场”实时转播比赛,这种人人可参与的体育赛事,切实激发了群众对体育的热情。作为品牌赛事的无锡马拉松,也通过“零元”办赛,将省下的资金用于回馈群众性赛事等,带动全民同享竞技大餐。这充分表明,举办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可以让更多竞技体育成果为全民共享,并转化为群众健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年,无锡市计划举办无锡市级以上体育赛事121项。推动赛事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圈,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老年人体育节等群众性赛事活动,不仅能为不同年龄、不同人群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赛事活动,激发群众体育的澎湃活力,还能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为人民美好生活添彩。(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