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无锡市锡沪路的广益街道首创汽车空间广场,比亚迪、吉利、零跑等新能源品牌4S店一字排开,试驾车旁不时有市民驻足咨询;汽车美容区,技师正忙着给车辆做保养,身后的二手车交易区、汽车改装店秩序井然。这里闲置多年的家装城,如今已变身新能源汽车一站式服务园区,今年前三季度入驻企业实现营收3500万元,预计未来年营收将达4亿—5亿元。
而在太湖广场下沉空间内,另一番热闹景象同样上演:梁溪区“驭见未来 绿动出行”新能源汽车促消费嘉年华在此启动,市民王先生在这里把自己的燃油车完成置换,转身就在展厅选中了一款新能源新车,不到一天就办完了过户、上牌手续。“以前换车要跑4S店、二手车市场、车管所三个地方,现在在这里一站式全搞定,太方便了!”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这个新能源商超空间的核心优势。
腾笼换鸟
变身产业新热土
梁溪区作为无锡传统商贸高地,曾面临老旧载体闲置、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的难题。广益街道锡沪中路原好艺家家居城,经营已近20年,但由于业态逐渐衰退,一万多平方米的空间一度闲置。而太湖广场的下沉空间,也曾因功能定位模糊,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无锡市中心的区位优势。
“当时广益街道的工作人员与我们一同探讨老旧载体盘活的可能,瞄准新能源赛道,就决定放手一试。”首创汽车空间负责人介绍,企业投入数千万元对老旧载体进行全面改造,不仅打造了多个新能源品牌4S店,还配套建设了维修车间、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租赁公司和出口贸易板块,形成“销售+服务+衍生”的完整产业链。凭借比亚迪的品牌号召力,项目成功吸引极狐、零跑等品牌入驻,实现满租运营。
太湖广场东方宝德项目则另辟蹊径,将下沉空间打造成新能源汽车商超。“我们借鉴国外服务贸易模式,聚焦消费者‘省时、省心’需求,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项目负责人表示,这里不仅汇集多个新能源品牌,还引入二手车交易市场和车管所授权的登记服务站,市民可实现选车、置换、过户、上牌“一步到位”。24小时预约看车、地铁1号线直达、地下停车场充足等优势,让这个无锡市中心的“汽车超市”迅速积累人气。
迭代升级
构建消费新业态
“‘90后’‘00后’消费者更习惯线上了解信息,线下体验成交,传统汽车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东方宝德负责人的观察,道出了新能源消费的趋势之变。梁溪区的这两个项目,正是精准锁定这一趋势,构建起适配新消费群体的服务范式。
在首创汽车空间广场,除了传统4S店销售,还衍生出多元化服务:针对大型企业推出灵活租车服务,低成本方案深受青睐;开展新能源二手车国内贸易及对外出口业务,今年出口额有望达200万美元。“从买车、用车到换车、卖车,这里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需求。”一位前来维修车辆的车主说。
太湖广场新能源车商超,同样将服务延伸至消费场景创新。项目不仅提供证照办理、车辆检验等配套服务,还计划引入房车展示和车旅文化体验区,契合新消费趋势下“汽车+生活”的需求升级。“我们希望打造的不仅是购车场所,更是汽车文化交流平台。”项目负责人介绍,未来二期将布局亲子手作互动区、房车体验、新能源主题科技长廊、DIY汽车美容等业态,让汽车消费从“功能性购买”转向“体验式消费”。
这种业态升级背后,是梁溪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理解:两个项目从单一购车行为,转型整合销售、服务、文化等多元要素,构建起“产品+服务+场景”的消费新生态。
顺势而为
盘活转型新路径
作为无锡传统商贸高地,面对新能源产业崛起和消费升级浪潮,梁溪主动拥抱新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载体转型提供支撑。首创汽车项目从洽谈合作到落地运营,仅与街道沟通两次就达成共识,相关部门的高效配合也让企业少走弯路;汽车商超项目则凭借无锡市中心区位优势和惠山街道对闲置载体盘活的支持,快速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梁溪区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敢于投入、放心发展。”东方宝德项目负责人表示。
如今,首创汽车正忙着对接周边停车位资源,计划进一步完善配套;太湖广场内东方宝德项目二期也在规划中,房车体验、车旅文化等新业态即将落地。在梁溪区,越来越多的闲置载体正在被唤醒,破解空间制约。通过对接消费趋势,培育新业态;通过政企协同发力,优化发展生态。这种“空间再造+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三位一体模式,让老城区不仅能“留住人”,更能“吸引人”“留住消费”。
(韩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