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场景驱动创新、催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已上升为国家选择。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场以“场景”为名的创新竞赛中,无锡早已扬帆先行——在湖滨商业街,“无人机外卖”来来往往,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无人机常态化配送飞行的美食街区;甘露港内,水下机器人和无人船展开全流域扫测与排污口排查,可实现30天内将水质恢复至Ⅲ类水标准……一系列实践探索,与国家政策的导向高度契合。
对应《实施意见》,无锡在哪些领域已走在前列?落地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方面仍待重点发力?
精准呼应:
“锡式探索”的落地实践
《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为培育拓展经济社会应用场景指明了细分方向。对照无锡三大城市级超级场景的发布,会发现二者不谋而合。“零动未来”对应了发展全空间无人体系的规划,无人清扫车、智能巡检机器人从园区走向街头巷尾;“焕新未来”聚焦智慧城市打造,老城厢肌理焕新;“能碳未来”更是完全契合了清洁能源领域打造智能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应用场景的要求,构建低碳发展新范式。
不仅如此,这种把碎片化的小场景,按照产业领域、发展方向整合为超级场景的“锡式探索”,更精准回应了《实施意见》中提到的“支持建设一批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破解了场景培育和开放浅层化难题。
以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的无锡市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为例,覆盖“室内—室外、工业—商业—民生”的全场景数据采集与验证体系,为机器人的技能训练提供了关键支持。实训后的机器人可进驻长城汽车物流车间,承担分拣、搬运等重复性高、强度大的工作。11月初“苏超”联赛总决赛场外,天奇股份与银河通用机器人共同打造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零售店“银河太空舱”更作为商业服务配套落地。一项技术、一家企业,借由场景的多元开放,迸发出了多种姿态,展现出技术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
受益于场景的远不止具身智能,“场景创新”逐渐成为无锡产业发展中的高频词。无锡市级车联网云平台带动无锡市路网效率提升28.6%,博世动力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货车穿梭于物流干线,巡游式自动接头机器人往来于无锡一棉的车间……以真实场景为土壤,寻找能力与机会的对接可能,无锡的每一步都踩准了节拍。
开放共赢:
多元主体奏响场景创新
11月13日,“无限锡引,能碳未来”第三个城市级超级场景发布现场,无锡结合技术突破性、标杆示范性和复制推广性等标准,筛选出23个年度典型场景示范案例,共同指向了一个鲜明特征:无锡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主动释放场景资源、搭建合作平台。
无锡市市政园林局与太湖云计算合作,构建“强监测、早预警、快处置”的全链路城市内涝监测预警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排水管理效率提升约30%,成功推广至省内外多市;江阴市公安局开放案件卷宗资源与办案场景,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卷宗审查智能化平台,实现审查流程线上化、矛盾检测多维化,执法质效显著提升;惠山区水利局携手无锡云遥宇航,推出分辨率千米内、更新达分钟级的防汛防灾高精度气象预报解决方案,实现强对流天气精准捕捉与预警分区靶向发布……政府从过去的审批者、管理者,转变为场景的提供者、创新的合伙人,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提供首演舞台。这一转变,对应了《实施意见》中“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的核心要求。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小切口”不断涌现。泓历皇朝酒店引入餐饮专用传菜机器人,可节省20%用工成本、送餐效率提升30%,配备的屏幕还可动态展示菜品溯源故事、烹饪过程等,吸引年轻客群。多元主体公平参与、高效协同,推动场景资源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优化配置。
截至目前,无锡已面向重点部门、产业园区、创新平台、重点行业企业等梳理发布两批无锡市级场景清单,开放85个场景机会和192个场景能力,一手抓供给、一手促对接。1—10月,无锡市共推动80个场景项目合作,合作金额突破40亿元。
进阶之路:
“率先突破”迈向“系统领先”
在场景创新这条新赛道上,无锡确已抢得先机、走在前列。然而,把视线从先行一步的优势,投向《实施意见》勾勒的未来实景,对照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应该认识到先行者更要看到远方,领跑者尤需持续奔跑。无锡的场景创新,正站在从“率先突破”迈向“系统领先”的关键节点上。
《实施意见》提出“更好发挥国家重大项目对场景培育和开放的牵引作用,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和运动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场景培育与开放”,以赛事、展会为契机,破解首用难题。前不久,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火炬传递现场,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单臂1.6kg的负载下完成火炬百米传递任务,在“秀”出科技的同时,也检验着机器人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3D视觉闸机0.3秒内完成人证核验、无人机保障赛场供电线路安全、5G子弹时间定格赛事精彩瞬间——一批批技术在十五运会赛场内外集中展示,标志着科技已从“锦上添花”蜕变为核心支撑。
实际上,今年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无锡也已展开探索。场馆外设置自动驾驶接驳体验点,无人小巴、无人驾驶出租车整齐排列,游客可自由选择多条路线,在出行中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然而,这类实践多数仍停留在展示层面,尚未发挥重大活动对技术成熟度的验证功能。如何让展会不仅成为“秀场”,更成为技术攻坚的“压力测试场”,仍是无锡需要突破的关键课题。
今年5月,合肥联合北京经开区、上海闵行区、无锡、杭州、武汉等19个城市(城区),成立全国首个场景创新城市联盟,构建跨区域场景创新共同体。从“城内孵化”走向“城际联动”,“场景创新”的下一程,正呼唤着城市之间彼此共进,在开放合作中凝聚更大合力。(龚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