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第2803号决议,核可美国此前提出的结束加沙冲突“20点计划”,成立和平理事会并组建国际稳定部队。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匆匆推动安理会表决通过该决议,试图以此推进加沙停火第二阶段谈判。但决议内容存在缺陷,包括在和平理事会和国际稳定部队的结构组成、职权范围、参与标准等关键问题上模糊不清,并未明确重申对“两国方案”的坚定承诺,这或将为巴以问题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以1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由美国起草的第2803号决议。决议欢迎根据“20点计划”成立和平理事会,作为加沙地区的过渡行政机构。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同和平理事会组建临时性的加沙国际稳定部队,以保障加沙边境安全、稳定加沙安全环境、确保人道主义走廊畅通等。
中国和俄罗斯在当天表决中投了弃权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表决后表示,这份决议草案在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在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模糊不清,没有体现“巴人治巴”这一根本原则,没有确保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有效参与,不是安理会成员充分协商的结果。
分析人士指出,决议的缺陷和争议给后续具体执行留下诸多不确定性。以色列国际反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利·卡尔蒙指出,在国际稳定部队如何组建、如何解散哈马斯武装等问题上,决议缺少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在执行层面上,其内容极度模糊且缺乏关键机制,“对‘谁来主导’和‘在何时、以何标准判断任务完成’完全不清楚”。
根据决议,国际稳定部队将由参与国出兵组成,在和平理事会指导下运作,其费用将来自募捐、和平理事会集资和会员国政府出资。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决议缺乏对和平理事会和国际稳定部队的有效监督和审查机制。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教授哈桑·达贾认为,国际稳定部队的职权远超传统维和任务,获得接近于强制执行的权力,该部队实际上很可能由美国和以色列把控。
(据新华社11月1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