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7日,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江苏中心组织的“世界音乐之都无锡”国际媒体大V采风团走进无锡。来自法国、英国、土耳其、古巴等国家的媒体记者与音乐达人,通过3天的深度探访,共同见证了音乐如何在这座江南名城焕发全新生机。
在渤公岛举办的“全城爱乐嘉年华——音乐里相遇”活动成为这场音乐之旅的开幕盛宴。30余支音乐团体在12大点位轮番出演,从专业院团到本土乐队,从企业职工到医院医务工作者,音乐真正成为了全民参与的城市语言。法国音乐达人爱黎赞叹:“在如此美丽的湖边公园举办音乐活动,让人们在湖畔与家人共度时光,既亲近自然又尊重自然,这正是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采风团在梅村二胡产业园领略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精彩对话。拉丁美洲通讯社记者迪亚斯·米利安·伊索拉第2次到访这里,仍被深深震撼:“无锡在二胡制作上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并且不断创新。这种将古老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让年轻一代能更容易地亲近传统乐器。”
在鸿山遗址博物馆,400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瓷和硬陶乐器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音乐传承。博物馆推出的数字化互动技术,让采风团可以亲手“敲响”这些千年乐器,聆听穿越时空的礼乐回响。而当记者们走进“声堂”这座由百年古建筑改造的音乐空间时,传统与现代再次完美融合,这里既是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典范,也成为连接全球音乐人的文化交流平台。“在无锡,人们不只是听音乐,而是真正在生活里感受音乐、热爱音乐。”来自古巴的新华社外籍报道员塞尔希奥·戈麦斯深有感触地说。来自音乐氛围同样浓厚的加勒比海地区的他在无锡找到了熟悉的热情。
在拈花湾禅意小镇,《拈花一笑》无人机表演让英国籍《Nanjinger》杂志撰稿人赫福由衷赞叹:“这是我一生中看过最令人惊叹的演出之一,它让人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之旅,感受到新生的力量。”
艺术的感染力超越了语言界限。正如塞尔希奥·戈麦斯所言:“虽然我不会说中文,但音乐让我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去理解和沟通不同的文化。音乐成了我们共通的语言,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凝聚在一起。”
从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的手风琴生产基地,到中信泰富兴澄特钢工人合唱团的铿锵歌声,再到IT企业家艺术团的跨界演绎,无锡展现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音乐生态体系。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首个“世界音乐之都”,无锡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如何让音乐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这场国际媒体大V采风行,不仅记录了无锡的音乐故事,更见证了音乐如何成为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在千年古城奏响动人的时代乐章。(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