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7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的通知,11月17日对外发布。通知提出,到2028年,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织”就茧丝绸千亿产业,“东绸西固”是关键词。
“东部创新引领、中西部产能支撑、东中西部协同互补”——统筹东中西部茧丝绸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适应茧丝绸产业梯次转移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茧丝绸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正是“东绸西固”工作意义所在。
推动中西部地区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出于就近获取蚕茧原料、降低运输和劳动力成本考虑,一些缫丝企业逐渐由东向西转移。从桑园到丝厂,中西部地区正以资源优势、科技赋能重塑茧丝绸产业链条。
通知提出,增强茧丝保障能力,优化蚕桑区域布局,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升绸缎加工能力,支持企业升级改造现有坯绸生产线,推动传统织绸企业优化效能;完善印染配套能力,承接东部地区印染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可以期待,到2028年,中西部地区建成一批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优质茧、丝、绸产量在本区域占比达到75%以上。
东部地区强化科技引领,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原料和面料领域,尤其是高端丝绸面料,中国在国际市场优势明显,要不断升级夯实优势。
“发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科技研发优势,建设国家丝绸技术中心,推动高端丝绸面料、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加强丝绸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宋锦、云锦、缂丝、漳缎等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通知提出,到2028年,东部地区打造10家左右营收超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2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营销网络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高端丝绸产品出口在本区域占比超过50%。
以东促西加强协调联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建立转移项目和承接地区信息库”“举办招商推介、项目洽谈等活动,精准对接需求”“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推动各地加快落实“东绸西固”各项举措。
以创新为本,文化为翼,茧丝绸产业必将在中西部协同发展中绽放更加璀璨的生命力。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