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的工业园区灯火通明,一辆辆货车从厂区接连驶出。进入四季度,无锡不少企业开足马力,拉满车间产能、冲刺全年生产任务,运输需求也连创新高。安全运输的背后离不开交管部门的悉心守护。
四季度以来,无锡市公安交管部门组织开展秋冬季“固安”突出交通安全风险治理工作,全力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稳定交通安全形势。截至目前,无锡市共开展各类集中、区域整治行动90余场次,查处货车超限超载959起、疲劳驾驶322起,黑加油车16辆,亡人交通事故数、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6.7%、36.7%。
加强巡逻频次,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秋冬季“固安”行动,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行动期间,交管部门将对“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重点违法行为以及辖区突出的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晚间,高速公路上依然车来车往,部分货车司机急于交货,在高速上驰骋,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也随之而来。交管部门依托“云哨系统”建设,用技术手段精准干预管控重点车辆、精准查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正在堰桥服务区休息的货车司机沈先生表示,他刚收到了交管部门发送的语音通知,他已连续驾驶接近4小时,需要立刻休息,所以就近进入了服务区。今年下半年以来,无锡市公安交管部门已通过“云哨系统”和“重货平台”,点对点向常态通行无锡市高速公路的面包车进行语音提示6800余次,向重型货车推送各类预警信息631万余条。
科技手段之外,大批警力投放到重点点位,加密巡逻频次提升道路安全。高速上,关键点位有民警24小时驻守。“当前,路面警车巡逻时段重点已向夜晚和凌晨倾斜,推动形成执勤力量覆盖全线、辐射周边的应急管控体系。”交管支队勤务科副科长盛晓丹说。农村地区也根据道路不同特点,统筹警力分布和勤务部署,采用“错时勤务”机制,以定点值守、动态巡线、设点整治、部位盯防等相结合,坚决消除管控盲区。
以雷霆之势,压降路面违法行为数量。不久前,江阴交警在一小时内,连续查获3辆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重型半挂牵引车,3个驾驶员“不约而同”都使用了“翻牌器”,在驾驶室操控翻转隐藏车牌来逃避监控。经过磅称重,交警发现3辆车分别超载67%、55%、28%。依据法规,交警对3辆车予以严厉处罚。
聚力攻坚难点,关口前置整改隐患
哪里问题突出,就对哪里集中发力。交通事故隐患以点到面的治理,在秋冬季“固安”行动中再度拉开,力求达到歼灭隐患、完善制度的效果。
位于宜兴和桥镇的262省道K55—59段,数年前曾“危机四伏”。这条路沿线村庄较多,行人、车辆过街需求较大,之前道路开口较多,也带来了交通冲突点多的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频发。宜兴交警经过深度排摸走访,将沿线不合理的开口进行了封闭,同时优化过街流量较大路段的道路设计,加装醒目的道路安全提示标志、安全防护栏、机动车减速标线等,提升安全系数。经过多部门联合整改后,交通事故量显著下降。据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无锡市对年内的亡人事故开展全量深度调查,全面分析安全隐患、管理漏洞和监管盲区,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02处。
巩固治理成果,秋冬时节进一步加密安全网。近日,位于胡埭镇张舍村的翠竹路已整改完成并通过验收。在隐患排查过程中,滨湖交警发现该路段既临水又有急弯,虽暂时未发生事故,但老旧的安全防护措施急需更换升级,以应对接下来的秋冬恶劣天气。随后,多部门联动迅速处理了该处隐患。“我们将全面排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平交路口、事故多发路段’等四类重点隐患路段,开展集中梳理分析,评估现实风险,及时通报相关部门研究整改。”交管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朱晓阳说。
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是影响秋冬道路交通安全的极不稳定因素。交管部门强化与交通、应急、气象等部门的合作,确保恶劣天气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结合秋冬季交通出行规律,对货车流量大、节假日出行集中、务工务农出行集中等重点区域进行研判,及时优化调整勤务部署,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瞄准重点群体,精准推送安全知识
聚焦“两客一危一货”和重点车辆驾驶人,聚焦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聚焦农村地区群众及“一老一小”,交管部门将交通安全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送。
近日,无锡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惠山大队民警来到惠山某物流园区,对物流企业负责人进行走访,督促企业每年开展驾驶人职业健康检查,综合研判评估驾驶员健康状况等信息,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驾驶人驾车上路。惠山区物流企业密集,道路运输的源头监管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在无锡市,针对交通管理重点人员的宣教和督促整改的行动已然启动。交管部门定期梳理分析无锡市逾期未换证、逾期未审验、记满12分的“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营运驾驶人,综合采取短信提醒、上门督促、约谈函告等方式,推动限期整改、逐个清零。此外,无锡市将继续开展“两客一危”驾驶人兼职网约车排查,前置防控关口、消除事故隐患。
“时时放心不下”的群体中,老年人是一大重点。在锡山区鹅湖镇,一个别致的公交站台开在了尚书苑社区门口。这个站台不仅在早、晚两高峰时以固定线的形式运营,满足居民通勤、买菜、上下学等出行需要,成为老年群体的代步“平替”。同时,这个站台也被赋予安全主题,交管部门以此为依托,打造老年人安全出行特色宣传阵地,通过交通安全宣传环境布置、交通安全“小课堂”、交通安全“随车行”等形式,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融入老年人日常出行中。
在农村地区,农村劝导站和“大喇叭”持续响起交通安全之声;民俗节日等集中活动,安全知识成为吸睛背景板;运输企业、工地、物流园区等重点部位,民警的宣传不遗余力;观摩全社会,群众通过“听我一言”平台建言献策提升交管水平,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崔欣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