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中山路—人民路路口的非机动车道上,电动自行车按照地面划分的左、直/右车道,自觉排队等待红绿灯。近日,记者在这个路口看到,直行、左转绿灯一亮,停在对应车道上的非机动车有序通过。
据悉,近年来无锡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参照机动车道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划分,引导、规范非机动车道通行秩序。目前来看,这一举措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
非机动车道的行车秩序愈发规范,折射出一个城市文明的尺度。无锡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朱晓阳告诉记者,无锡市已有120个路口的非机动车道进行了车道划分。根据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条件,引导线有两种划法:2.5米至3.5米的非机动车道,划分左、直/右两条车道;3.5米及以上的非机动车道,划分左、直、右三条车道,如高浪路、太湖大道等。这么做是为了确保非机动车道的最小通行宽度,即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不应低于1米。专用车道“上岗”后,大部分市民都能根据划线引导来停车等待。
“没有这个线之前确实是乱停的,有了这个线之后大家都知道停哪儿,我觉得效果很好。”一名停车等待的市民说。非机动车分车道通行前,在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尤其是早晚高峰,难免出现“错位”:譬如左转是绿灯,先到的直行车辆等在了路口,计划左转的非机动车就容易被耽误行驶。记者看到,在去年建成的高浪路,非机动车根据清晰的非机动车道指示线停车等待,待绿灯亮起,不同方向的车辆“各行其道”,慢行交通更有秩序。“经我们统计,在路口的非机动车道实施分车道通行后,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整体提升了60%以上。”朱晓阳表示。
为了维护好非机动车道的安全与秩序,越来越多的贴心设计应用在锡城各个道路上。在高浪路,不同的颜色区分了自行车道与电动车道,对非机动车道进行了快慢分离,比如在高浪路—南湖大道路口,自行车行驶在绿色车道上,电动车行驶在蓝色车道上。
此外,在无锡不少路口,交管部门还在视线不良的路侧出入口上游非机动车路段,通过黄绿相间的彩色防滑层,来提醒非机动车减速通过,避免与路侧出入口车辆发生冲突,降低安全风险。
(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