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打印、盖章、跑腿的繁琐,无锡的企业和劳动者如今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签署。近日,由无锡市人社部门指导打造的公益性数字化服务平台——“无锡市公共就业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简称“锡云签”)正式上线,面向无锡市企业和劳动者免费开放,为双方带来“签约零跑腿、管理高效率、权益有保障”的全新体验,助力我市劳动合同实现“无纸化”。
从“纸间”到“指尖”,平台具备哪些功能?“锡云签”由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高新人才集团开发运营,项目负责人刘正阳介绍,平台可实现从员工信息录入、发起签约、在线签章到归档管理的全流程线上服务,并支持批量导入、自动提醒、电子存档等功能,“企业只需在线发起,员工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签署,整个流程10分钟内便可完成。”
平台试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60余家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超2000份。作为首批“尝鲜”的企业,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弛算了一笔“效率账”:9月初,公司300余名员工进行劳动合同续签,原先需要把员工集中到大会议室,现场填写、核对、盖章,由于工种多样,填写易出错,公司不得不准备近1.5倍数量的空白合同备用,整个过程耗时费力。“如今通过‘锡云签’,从信息导入到电子用印,全流程不超过一周。”张弛表示,员工无需集中奔波,合同可自助下载,人事部门也告别了海量纸质材料的准备与归档工作,“效率提升实实在在。”
尽管数字化签约便捷高效,但数据安全与法律效力始终是企业与劳动者最关切的底线。张弛坦言,此前因担忧隐私泄露、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公司迟迟未推行电子劳动合同,“‘锡云签’作为政府指导的公益性平台,让我们安心又放心。”
这份“放心”从何而来?无锡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通过对接无锡公安、无锡市场监管等权威数据源进行实名核验,确保每一份合同签约主体真实、签署意愿有效。更重要的是,通过‘锡云签’签订的电子劳动合同完全具备法律效力。”
“劳动者可随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下载本人合同,再也不用担心合同遗失或被篡改。”该负责人补充道,“在发生劳动纠纷时,这份电子劳动合同即为依法维权的有力凭证。”据悉,“锡云签”平台目前已在无锡市范围内推广使用。企业和劳动者可通过无锡市人社局官网或“锡云签”微信小程序免费使用。
(杨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