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无锡一大波文旅内容“上新”,云薖园的茶艺和评弹表演颇具雅韵,灵山胜境的烟花大秀与民俗歌舞交相辉映……丰富多彩的活动绘就了金秋十月的文旅活力图景。近年来,大众对旅游体验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需求、新期待,文旅产业正面临转型大考。游客出门游玩,“游”的是什么?是想看到与自己生活的城市不一样的风景,也是想在新场景中获得新的体验。从游客视角出发,将“有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文旅资源导向变为“游客所需”的体验导向,才能打开更为广阔的文旅消费市场。
流量时代,一场演唱会、一处热门打卡点,便能吸引人们奔赴一座城,但要想让人们对城市留下深刻印象,还需传递符合游客期待的城市温度和情绪价值。最近,景德镇一位幽默风趣的小吃摊主“鸡排哥”凭借亲切热情的服务,为千年瓷都带来一波文旅热潮。此前,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等呈现的“治愈系”烟火气也吸引了众多客流。文旅产业的“流量点”似乎总是来得出其不意,但最终都指向一个落脚点:情绪体验。“流量”终会退潮,城市能否实现“增量”发展,关键在于能否重视旅客的“心价比”。淄博烧烤走红后,相关部门迅速反应,采取成立“烧烤专班”等举措,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舒适度。从卖物品、场景转向售卖服务和情绪,树立起用户思维,优化文旅公共服务,增设可参与、可体验的互动场景,并激活文化、科技资源等“加分项”,能让城市成为人们愿意“N刷”的“心选”目的地。
如今的文旅市场,不仅传统旅游城市热度不减,小众目的地也正在崛起,“奔县游”等反向旅游趋势折射出人们更加追求具有新鲜感的差异化体验。重视“心价比”并非竞逐流量,许多按照“网红模板”打造的古城古镇、夜市就因同质化陷入“无人买单”的困境。一城有一城的人文风貌,文旅产品不仅要拓展“广度”,更要挖掘“深度”,发挥出地方文脉的独特优势。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宜南山区以浓郁的乡土“烟火气”打开文旅市场。改造更新中,湖 老街保护修缮老虎灶、百年生面店等文化地标,张渚镇对桃溪河历史文化街区中老码头、城隍庙等“修旧如旧”,为游客带来颇具本土风情的个性化体验。无锡坐拥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更需打好江南文旅“特色牌”,在差异化供给中深耕文旅内容,突出“锡式”美食与文化魅力,讲好城市故事,让更多“流量”在不知不觉中流入城市。(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