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苏超”赛事保持火热,各地文创产品周边也纷纷登场,如常州的“叫南哥”帆布包、盐城的“山填海”方言梗T恤……竞技的激情为文化的创意打开了想象的空间。无锡也借助“苏超”赛事东风,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桃兜兜零钱包、“超有灵锡”冰箱贴、《紫韵足梦》紫砂足球杯等,取得了可观的销售额。同时也应看到,众多“苏超”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倾向,难以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品牌力。推动文创产品“上新”“出彩”,还需深挖在地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的情绪价值,打造“文创+赛事”的城市新名片。
让“苏超”文创真正火起来,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特色的挖掘。“苏超”文创产品作为体育赛事的创意表达,本质上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输出,对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具有现实意义。从无锡目前推出的一些“苏超”文创产品来看,传播文化、创意转化、品牌孵化等方面的功能均有待提升。要让“苏超”文创更加有吸引力,还需立足无锡城市文化基因,深挖吴文化、非遗等地域文化特色,提取核心元素,将特色美食、风景名胜、名人趣事、历史文物等地域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创造出既有文化价值、又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创产品。南京云锦博物馆推出的“麒开得胜”非遗挂件,巧妙融入足球元素,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活力之花,就是实现文创产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案例。
好的文创产品还要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情绪价值。随着物质消费的日益丰富,文创产品不再是单一的商品,它包含情绪纽带、社交货币等多重价值,文创产品的设计也从“文化搬运”逐渐转向“情感联结”。此前出圈的城市文创产品“吴桃桃”,在售卖环节搭配称重、刷毛等创意表演,消费者能沉浸式体验“花式文创”,情绪价值得到极大满足。“苏超”具有丰富的情感元素,为文创产品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库。设计者在开发“苏超”文创产品时,可注重开发会讲故事、重互动、能带来愉悦感的“情境化文创”,通过商品萌化、外观拟人化,附加场景故事等,让人们从单纯的购买使用者,变成主动参与、沉浸其中的体验者。还可举办“苏超”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向全国甚至全球征集创意作品并落地成产品,吸引更多人成为“共创者”“种草者”,化身“推介员”,激活“苏超”文创这池“春水”。(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