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阴集中新建的周庄等4个印染园区完成了工业水厂布局规划,意味着当地筹划了2年的全省首个印染产业统一供水模式全面起步。“江阴一度年取水总量逼近上限,在用水、废水排放‘大户’中,产值仅占2%的印染产业成为用水空间‘腾挪池’。”江阴市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陈伯进说。预计2027年工业水厂全部建成投运,印染产业中水回用率将增至50%以上,年取水量比2022年减少2865万立方米,可调剂给78家日均用水1000吨的企业使用一年。
水资源是最大的刚性约束,每个地区、行业和用水量大的企业每年用水量不能超出计划指标。2022年,水资源管理实行全口径考核,江阴可取用水量趋紧。摸排发现,有203家企业的印染产业有不小节水空间。“小企业没有能力将污水处理后回用,较大的企业将污水处理后产生可回用的中水,但因企业分散、难以铺设管道而无法推广使用。”陈伯进说。当时该产业中水回用率仅约5%。结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推进水资源利用改革,成为必行之路。
步入周庄印染园区,只见一排排新建厂房外部墙壁上装有水电气供应管道。位于张家港河旁的工业水厂内,泵机轰隆隆鸣响,“吸”入河水并送入集水池、沉淀池处理,形成悬浮物不高于每升15毫克、符合印染需求的清水并通过管道供给企业;企业污水则排至园区污水处理车间,最后形成中水供给企业使用。“园区要求企业中水回用率达50%以上,相当于企业清水使用量和排污量都减少50%左右。”园区负责人承忠清说。
当前,徐霞客印染园区工业水厂正在建设,华士、长泾2家印染园区工业水厂分别完成水资源论证和项目可研。陈伯进介绍,园区统一供水只需管好一个取水口一个出水口,相比以前一家企业一个取水口的形式,管理成本大幅降低,节水效应更好。
统一供水还推动企业、园区向科技要业绩。在周庄、徐霞客印染园区看到,大体格的轧染机、焙烘机等设备在二层至五层楼上运行。“园区要求非单独供地的企业‘亩均税收不得低于25万元’,工业‘上’楼,既节地,也倒逼企业加快引入新设备新工艺。”江阴市水利局人士说。江阴天香染整公司入驻徐霞客印染园区时,淘汰了2017年前的老设备,引入智能甩干等新设备,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约15%。按规划,2027年起除了5个保留点,其余印染企业不得在园区外运行,产能落后的小散企业被自然淘汰。仅周庄镇近年来就有5家印染企业关停或即将关停。在江阴,水资源利用改革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动力源。(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