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创新药,关乎群众健康,也体现着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近日,无锡市召开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例会,从研发、应用、赋能、市场等多个层面为创新药加速发展“支招”。龙头企业集聚、AI平台赋能、政策金融发力……无锡创新药产业链生态正日趋完善,搭建起“研发突破—技术赋能—政策护航”的产业闭环,让更多“无锡造”创新药加速奔向临床、惠及患者。
明星药企落子无锡,创新药版图再添强将
从成立仅7年就有两款创新药获批上市的迪哲医药,到推出国内首个1.1类成人咳喘处方中药的卓和药业,近年来,无锡在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密集度最高的创新药领域突破不断,有近30项新药研发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多款创新药成功上市。随着一家“明星”药企的加入,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又迎来了一名研发管线丰富、知识产权深厚的“技术型选手”。
近日,国内知名创新药研发企业舒泰神通过在锡设立子公司,正式落地惠山未来健康科技产业园。在业内,“舒泰神”是个响亮的名字,拥有多个进入临床Ⅱ/Ⅲ期阶段的研发管线,多个新药品种获国家“突破性疗法”认定。此次叩响无锡创新之门的,是舒泰神旗下的“创新药先锋”贝捷泰。
舒泰神致力于研发临床需求未被满足的治疗性药物,而贝捷泰的核心产品“波米泰酶α”(STSP-0601)正是全球首个凝血因子X激活剂,是一款对症血友病的创新药。今年6月3日,STSP-0601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仅仅两天后,舒泰神就发布公告称STSP-0601被纳入优先审评。除了国内进展顺利,去年,STSP-0601也已在美国获得用于治疗血友病适应证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这意味着不久之后,无锡就有望见证首个国产血友病新药的正式诞生。“公司正在集中资源推进临床阶段成药性明确的研发项目,加快创新药上市。”舒泰神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于茂荣表示,未来公司还将围绕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等企业深耕领域,稳定推进具有竞争力的多个研发项目直至IND(新药临床试验)申报。
据悉,除了目前进度最快的“波米泰酶α”(STSP-0601),舒泰神另有两个治疗血液类相关疾病的“同靶点最优”创新项目布局,分别在临床Ⅰb/Ⅱ期研究准备阶段和工艺开发阶段,未来也将全部落户惠山。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尝试AI在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目前,我们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公司基于物质结构的蛋白药物设计、抗体人源化、高通量可开发性预测、风险点的优化改造等方面,以期提高药物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药物成药性。此外,我们也在尝试利用AI挖掘新靶点和新机制。”于茂荣说。
AI赋能新药研发,打造智能制药新高地
舒泰神正在尝试的“AI+药物研发”,正是无锡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条优势创新赛道。医药研发创新需要借助大量实验来发现原理和验证猜想,实验次数多、验证周期长、复现难度大,诸多难点制约着新药研发的进度。依托AI平台,可实现7×24小时的高通量精准实验,数据收集能力和实验效率成倍提升。随着晶泰科技、英矽智能、奕拓医药等AI制药领域龙头企业集聚,无锡以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日渐清晰。
今年4月,晶泰科技与无锡高新区签约,将在高新区建设晶泰科技eLabs实验室,开展临床检测业务和生物数据标注业务,并设立院士工作室。作为国内AI龙头企业,晶泰科技拥有全球领先的物质结构预测技术,可为制药及材料科学领域提供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已与16家全球排名前20的跨国药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并获得了强生、优时比等欧美头部药企的商业订单。
晶泰科技eLabs实验室将由人工智能调度系统控制,由机器人实验工站执行集群操作,并由垂直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指挥推进,全面展现以数据驱动的医药研发新范式。从已有实践来看,晶泰科技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在减少实验次数、提升科研成功率、促进医疗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成效显著。
除了国内行业龙头纷纷落子,无锡自主培育的AI制药企业也在快速成长。近日,无锡佰翱得生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公司研发的结构与AI/ML融合的生物计算平台正式发布,这一集蛋白设计、抗体优化及苗头化合物发现于一体的智能研发引擎,不仅能够设计蛋白,还能够解析结构、验证构象和命中功能,为酶工程、抗体优化及早期药物发现提供真正可交付、可转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新药早期研发效率成倍提升。
据介绍,该生物计算平台内建有超大规模的分子虚拟筛选系统与自研数据库体系,能够支撑亿级分子虚拟筛选,可全面支持从科研探索到商业交付的全场景需求。借助结构与AI/ML融合的强大技术平台,佰翱得已成功开展了多个蛋白设计与药物研发场景应用。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厚植创新药发展沃土
创新药的发展不仅依赖技术进步,也需要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从金融层面看,基金还没有发挥出足够的赋能作用。从工作机制上看,全链条开放创新的服务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无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近日,无锡市召开生物医药产业链工作例会,强调要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举措、加强优质高效好药新药研发供给。
从全国到地方,医药创新的政策“红利”时代拉开序幕。今年7月初,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推出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7月下旬至8月初,国家医保局又连开五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释放出“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强烈信号。
8月中旬,一条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的重磅消息再添利好,将为江苏自贸试验区内的生物医药带来更宽的市场准入、更便捷的物品出入境、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和更便利的数据流动规则。
“公司选择在无锡设立子公司,核心因素在于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展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与主动性,对生物创新药行业的发展给予积极引导支持,这将为企业后期成长提供良好基础。”舒泰神副总经理于茂荣看到了公司在锡发展的巨大潜力。此前,为支持企业顺利落地与持续创新,玉祁街道、惠山科创集团帮助舒泰神引入无锡国资金易原力基金总计2亿元的战略投资,半年资金到位率达100%,保障企业“落地无忧”。
今年6月,省战新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和无锡未来产业天使基金的两个“首单”也双双花落创新药企。前者出资1.2亿元投向迪哲医药定向增发项目,后者则为诺未生物科技创新项目投入1000万元股权投资。“融到的资金将继续用于加速推进公司抗肿瘤核酸新药的临床研究,同时扩充专业团队及全球首创的颠覆性抗肿瘤新药管线的开发。”获得天使基金支持,诺未生物副总经理蒋敏华对新药研发信心更足。
根据新出台的《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无锡市对创新药在临床Ⅰ、Ⅱ、Ⅲ期等不同研发阶段均有明确的资金支持,形成全周期支持体系。随着技术端、政策端与金融端融合发力,无锡创新药产业链生态正日趋完善,有望形成更加显著的集群优势,为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