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只能把零件拼起来,一到精准测量环节就得求援,培训结束后,拿起工具就能自己搞定!”8月25日,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员工周欢在装配车间完成设备精准测量后这样感叹道。前不久,他刚刚参加帝尔激光中标的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激光微加工精密设备集成与校准技术应用”培训课。据介绍,这一“车间课堂”不仅让120多名像周欢这样此前仅掌握单一技能的蓝领,成长为了兼具装配、调试、工艺、校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填补了无锡在光伏激光产业技能培训领域的空白。
帝尔激光深耕光伏激光设备领域,公司200余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过半,技术实力突出。“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但如此系统性、连贯性的培训尚属首次。”企业人事行政总监王程介绍,去年,无锡市人社局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征集“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项目。帝尔激光凭借技术积累成功中标相关项目,获专项资金支持,并接受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服务中心全程辅导,政企携手以车间为课堂,以技术难点为教材,从今年年初开始了为期4期的专题培训。
培训把课堂设立在车间,“靶向”攻关生产痛点,邀请了资深工程师及外部讲师,将梳理的20多个技术难点自编教材,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每期通过25个课时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能力清单”,培训后还定期回访,以确保培训效果。
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帝尔激光是无锡市14家中标“新质生产力”专题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企业之一。为办好这一培训班,他们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进驻企业“全程陪跑”,对课程设计、经费使用、效果评估等进行闭环管理。企业员工普遍反馈,培训打破岗位壁垒,让“别人的工序”成为“自己的常识”,跨部门沟通更顺畅,个人掌握“第二技能”后职业路径更宽。帝尔激光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师的实践经验被梳理成课程、搭建起讲师梯队,形成可传承的知识库,这一人才体系让新项目启动更快、协同更顺,组织凝聚力与市场响应速度同步提升。此外,培训还预留名额面向产业链开放,外部学员带回新技术形成知识对流,放大培训价值,让锡山区高技能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容,为“无锡智造”注入强劲动力。
(尹晖、卫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