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科技+文旅书写甜蜜“桃经济”》《湾区媒体聚焦无锡千年文脉》《惠山古镇宜游宜赏》……当“太湖明珠”以不同角色持续刷屏香港商报、明报、澳门日报等大湾区媒体平台,“千面无锡”正用多维度魅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双湾故事”。昨天,为期3天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无锡行活动圆满收官,无锡产业创新之浪潮、千年文脉之律动、绿色生态之活力给30多位大湾区“城市推荐官”留下深刻印象,55+篇媒体产品引爆“双湾”朋友圈。
如果无锡有千面,你看到的是哪一面?7月8日—10日,媒体团一行在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深蓝航天总部暨液体火箭总装基地,触摸科技产业创新的无锡脉动;探访无锡交响乐团、惠山古镇,感受人文历史交织的江南韵味;打卡渤公岛生态公园、绿波美术馆,体验生态宜居宜业的太湖明珠。
用不同视角解读无锡的千面之美,“城市推荐官”们每到一处,都用镜头和文字迅速抓取鲜活生动的新闻瞬间。“无锡人聪明,极具国际视野。”澳门某媒体记者杜燕红说,和大湾区一样,无锡也重点关注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集中发力,双方的共同诉求是进一步强化区域联动、共享优势资源,未来两地间的务实合作有望挖掘出更大的发展潜力与机遇。“引进顺丰冷链技术等智慧化产业管理措施,让更多水蜜桃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了解“一颗桃”如何从树上抵达桌上的过程后,南方都市报记者柯晓明为无锡的现代化农业场景所折服。“没想到无锡不仅是工业城市,还是不折不扣的音乐之都。”走访了无锡交响乐团、二胡产业园、渤公岛乌托邦音乐书店后,深圳特区报的郑宽表示,要将在无锡的所见所闻带回鹏城,让更多大湾区市民了解无锡、爱上无锡。
双湾共振,潮声不息。香港商报记者宋璟多次往返于无锡和香港,也是本次媒体行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无锡真是个千面之城,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她说,无锡积极拥抱大湾区的态度感染着城市的企业家,推动越来越多无锡企业主动投身“双湾融合”的滚滚浪潮。以深耕废水资源化技术和水环境资源服务的江苏道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今年2月,企业与香港科技大学“成功牵手”,正式签署环保项目合作协议。据悉,该项目被列入香港特区政府2023年设立的“产学研1+计划”,“特区政府不占股份给企业提供了1亿港元的资金,这就是‘双湾融合’最生动的案例。”(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