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25年年会在锡举行。与会嘉宾聚焦“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围绕管理、饲养、兽医及科普教育四大关键领域,开展多场交流活动。
从白枕鹤保护繁育经验,到大熊猫“渝宝”“加悦悦”的暖心管养;从长三角动物园联盟的共建共享,到动物IP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无锡动物园作为“无锡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其负责人介绍,未来计划在白枕鹤、小熊猫、黑猩猩、黑白疣猴的物种保护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智慧化管理平台,并深化园区IP,让无锡动物园成为市民游客心目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教育品牌。
为了支持野外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启动了零废弃工作,遵循“源头减量、重复利用、资源回收、能量回收”四项原则。“红山动物园中倒伏的杂树,就是重复利用的生动案例。经过改造,这些被淘汰的树变为围栏扶手、坐凳、动物栖架、导视导览牌。”该园相关负责人分享。
“这些年来围绕‘可持续发展’,整个动物园行业在不断探索。”中国动物园协会副会长沈志军说,不仅对于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开展饲养管理、科研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同时会关注更多科普教育领域,策划寓教于乐的体验性研学活动,“让更多城市人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支持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黄梦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