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汉韵,千年文脉贯长河;数字新声,时代华章启未来。
11月5日,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在徐州举办。论坛以“何以为汉·和合共生”为主题,以科技为舟、文化为楫,产学研多元碰撞,共襄文化学术盛会,共话文化传承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江苏师范大学、现代快报社承办。
第三届汉文化论坛现场
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中国国家版本馆纪委书记安乐,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董事、总经理郭利群,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等出席。论坛由徐州市市长沈峻峰主持。
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作协、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国家级学术重镇的权威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顶尖学府的知名教授,以及文旅产业的领军者。
汉高祖刘邦数字人
数字化沉浸式开场,上演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相见”。数字人刘邦“空降”现场,穿越时空,栩栩如生。这是经过全国10多位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权威专家的再三考证与严格把关,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这位汉文化塑造者进行的一次最接近真实历史的容貌复原,展现了信息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新高度。
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致辞
徐缨在致辞中说,本届汉文化论坛以“何以为汉·和合共生”为主题,聚焦数智传播、文明互鉴、文博考古、文脉传承等重要议题,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江苏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的重要举措。江苏将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两汉文化研究,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坚守根脉魂脉,推进自信自强,担当“探索新经验”的使命,让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激发、竞相涌流。
徐缨强调,徐州要充分挖掘以两汉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江苏地域文化的精神基因与文化精髓,积极推动“彭城七里”等文脉更新项目建设,彰显吴韵汉风的独特魅力;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汉文化传承弘扬,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旅游、文创等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传承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让汉文化融入城乡肌理、产业发展,织就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的“双面绣”;实施“影响世界的江苏人和事”系列创作计划,打造“文明遇·鉴”等交流品牌,建设世界级汉文化传播窗口,促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致辞
宋乐伟在致辞中说,弦歌不辍越千年,于汉文化发祥地探讨何以启汉;革故鼎新看今朝,于汉文化传承地践行以文润城;奋楫新程向未来,于汉文化集萃地赓续中华文明。我们将走好成果融汇之路,让汉文化“深扎根”。接续实施《汉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规划》,统筹汉文化遗产考古发掘与保护传承,系统阐发汉文化的精神基因、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让千年薪火永续传递。我们将走好多元融合之路,让汉文化“活起来”。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数智赋能,不断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经济学实践。我们将走好互鉴融通之路,让汉文化“走出去”。持续办好汉文化论坛、汉文化旅游节等重点活动,创新文脉展示、文艺展演、文物展览等形式,构建文化传播新矩阵,让徐州成为世界读懂汉文化、读懂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徐州市市长沈峻峰主持论坛
现场,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三大发布环节,也共同展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汉文化网络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发布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发布“汉文化网络文学专题创作扶持计划”。聚焦汉文化主题,鼓励各位网络作家向世界讲述汉文化的精彩故事。
“中国国家版本馆与徐州市文广旅局关于汉画像石数字化合作项目”发布
中国国家版本馆纪委书记安乐发布“中国国家版本馆与徐州市文广旅局关于汉画像石数字化合作项目”。让珍贵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资源基石。
“徐州古城数字图谱建设项目”发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副主任鲁安东发布“徐州古城数字图谱建设项目”,以科技赓续2600年城市文脉,用数智演绎汉文化的未来华章。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授徐兴无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发表主旨演讲
国家一级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发表主旨演讲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王子今发表主旨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 • 格雷戈里 • 马奥尼发表主旨演讲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首席总建筑师冯正功发表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环节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授徐兴无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一级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王子今,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 • 格雷戈里 • 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首席总建筑师冯正功发表主旨演讲。
当天下午,四场平行分论坛与主论坛相辅相成,各具特色:“大汉天声: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智传播”旨在探索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大汉文章:汉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更新”探讨汉文化传承和现代城市的融合之道,让古老文明滋养当代城市灵魂;“汉风远扬:汉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通互鉴”着眼于汉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融通互鉴,彰显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汉家陵阙:狮子山楚王陵发掘30周年暨汉王陵的考古成就”系统回顾狮子山楚王陵发掘成果的同时,对汉代王陵的考古成果进行梳理。现场,专家学者围绕近年来汉文化学术研究最新成果,聚焦汉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书卷里的两汉”展陈
“非遗里的两汉”展陈
展陈吸引了与会嘉宾驻足观看
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书卷里的两汉”“非遗里的两汉”展陈板块。“书卷里的两汉”展区展出了3套现珍藏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珍本馆的“镇馆级”古籍,包括明万历四十七年钟人杰校刻本《汉书》、明天启六年郎壁金堂策槛刊本《白虎通》,以及宋刻本《锦绣万花谷》的精美复刻本。“非遗里的两汉”展区集中展陈了徐州汉绣、香包、剪纸、泥塑、面塑等非遗作品,以及80余件以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为灵感的文创产品,让汉文化从典籍里走出,在活态传承中融入当下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