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的话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站在“十四五”即将收官的重要节点回望,五年来,这座城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担当实干、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豪迈。
今起,无锡日报公众号开设“决胜‘十四五’ 奋力挑大梁·太湖印记”专栏,通过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十四五”时期无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实践,敬请关注。
百年工商城的基因里,从来不乏谋篇布局的智慧与突破革新的勇气。“十四五”以来,无锡产业版图活力迸发:截至2024年底,产业集群营收一举突破1.8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强势攀升至2.66万亿元。
从“465”框架的科学谋篇到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从传统制造的智能蝶变到商业航天的苍穹逐梦,无锡“十四五”期间的产业答卷,生动诠释了“谋定后动、久久为功”的城市发展智慧。
故事
“角度还需微调,确保线头自然垂落。”指尖捻动棉纱、手腕轻转接头,在无锡一棉纺织深耕10年的“金牌接线工”谢红晓,从未想过在43岁这年,自己会多了一群特殊的“徒弟”——几台通体雪白、带着机械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过去,细纱接头是纺织车间里最考验“手上功夫”的活计:精细的线头对齐、恰到好处的拉力控制,全靠谢红晓这样的老师傅凭手感和经验“一气呵成”。近年来,无锡掀起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浪潮,有数字化转型基础的工厂纷纷引入新技术提质增效。无锡一棉“借智焕新”,累计搭建25个信息系统,沉淀下TB级核心数据,自主研发50多个大数据模型,为经营决策、指挥高端产品特高支纱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引入机器人只是其中的一环。谢红晓和几位资深同事成了灵奕智能与一棉联合研发实验室的“常客”,手把手演示操作细节。
“接头要稳、走线要顺”,灵奕智能的研发团队将这些书本上找不到的经验门道、实操技巧转化成算法。不到半年,这群“徒弟”凭借“巧手—慧眼—智脑”一体化系统实现毫米级柔顺控制,迅速成长为接线领域的“行家里手”,可独立承担两万锭规模的细纱接头作业。
“以前我们24小时‘两班倒’,工作强度大,很辛苦。”谢红晓说,看着机器人灵活运转,她感慨万千:“老手艺遇上新技术,能迸发这么大的能量!”
车间里的变化实实在在:整体产量提升19%,生产效率提高15%,工人劳动强度降低30%;曾经“难啃”的特高支纱,单产较2016年提升80%、产量增长5倍,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
解析
谢红晓的感慨,正是无锡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产业转型阵痛的双重挑战,无锡坚定锚定制造业主战场,于“十四五”开局之初便精准擘画“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框架,构建起层次清晰、梯次递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无锡进一步将未来产业赛道扩容至“5+X”布局,强化双向赋能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未来产业增长极。

从政策精准供给到资源优化配置
从园区提质建设到要素高效保障
无锡围绕产业发展框架
持续发力
全市产业呈现出“老树发新芽、小苗成大树、新秀拔地起”的梯度跃升态势:
◎传统产业家底在系统性改造中持续夯实——无锡一棉所在的高端纺织服装产业跻身2000亿元规模集群,全市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增至7个,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市数字化水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均位居全省第二;
◎新兴产业在“锻长补短”中不断壮大——2024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3%,较“十三五”末提升6.4个百分点;
◎未来产业在前瞻布局中加速起势——“5+X”未来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空天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成功获批省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
无锡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8月,无锡亘芯悦科技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成功下线,10月底,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正式发布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PDK……密集的突破不断巩固着无锡集成电路这张产业“王牌”的实力。

自2023年以来,无锡每年都举办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纵深推进“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3个集成电路特色园区。“十四五”期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翻倍跃升,年均增速达11.8%。此外,五年间,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大飞机、特钢材料5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发展理念,为无锡产业迈向未来积蓄了充足底气。目前,全市已形成由82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成的多层次创新矩阵,累计获评省首台(套)重大装备172个,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市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单位2家,均位列全省第一。

一边是底蕴深厚、亟待转型的传统制造基底,一边是潜力无限、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赛道。
近年来,无锡稳步推进新旧产业融通发展,形成叠加倍增的发展合力。今年,无锡吹响建设“长三角区域领先的大飞机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国内绿色航空产业标杆”的号角,推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加速转型,跻身“大飞机”产业链核心分工体系;出台人工智能+标杆城市“1+2+3”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在全省率先构建行业垂直模型培育库,产业升级新篇章正加速开启。

“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此间回望,“十四五”起点的展望于五年砥砺中逐渐向现实演进。当政策“指挥棒”精准发力,创新“发动机”持续轰鸣,集群“聚合力”充分释放,这座制造业强市正以新质生产力为澎湃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续写更加璀璨的产业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