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核心,在于让热空气与冷空气高效“握手”,达成最优能量交换。扎根徐霞客镇30余年的阿法拉伐(江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早已是这一领域的资深“玩家”。钎焊板式换热器、垫片板式换热器、全焊板式换热器……这里制造着各种各样的高性能板式换热器。近五年间,随着新项目持续落地,企业销售额从10多亿元跃升至20多亿元,成为徐霞客产业版图上的装备龙头。

阿法拉伐的深耕,是徐霞客锚定“装备强镇”加速进阶的缩影。这片产业热土上,既有外资龙头的顶尖技术,更有本土制造的硬核实力。新达科技、双马重工、尔福莱容器、得灵机械、天马电源……一批企业扎根细分领域,在环保、节能、海工等装备领域不断崭露头角。数据背后更见实力:全镇200余家规上制造业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占比近半,“外资+本土”双轮驱动激发出霞客装备制造的“镇能量”。
阿法拉伐(江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阿法拉伐在华的首家生产基地。新项目现场,两座新建厂房格外醒目。其中一座已完成封顶竣工验收,内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与小批量产品生产;另一座则预计今年下半年竣工。“这里尤其是最近这4年间,亲眼看见了3栋新楼拔地而起。”公司财务总监董暾的话,道出了企业扎根徐霞客镇的信心,“感受最强烈的是,最近5年的投资比过去20多年还要多。”
这份远超过往的硬核投入,最终都落向了对核心产品的精研与打磨。生产车间里,厚度仅0.3毫米的超薄板片精密压制后,一层层装配起来,钎焊成一台台崭新的钎焊式换热器。现在,阿法拉伐的这款拳头产品已经用在了某客户制造的系列热泵上,有了它,这些热泵都能达到1级能效标准。“再看这个‘巧克力’分流区,是我们在技术上的独家设计,不仅可以消除流速死区,还能显著提升换热效率。”董暾介绍。

阿法拉伐的深耕,不仅让自己站稳了“全球前三”的行业地位,更给徐霞客镇及周边区域带来了强劲的产业带动效应。以企业为中心,在10到20公里的范围内,数十家配套企业被“激活”,换热设备产业链不断延长。徐霞客镇副镇长葛伟栋介绍,就像距离阿法拉伐不到4公里的上游企业万里锻件,不仅成了它的本地供应商,如今还把业务拓展到了整个阿法拉伐集团,为其全球需求供货。
在徐霞客镇,装备制造企业都透着“拼劲”与“钻劲”。江阴双马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的入口展示区,一个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模型格外吸睛。“这是‘华夏金租神大01号’风电安装平台,平台上110米长的桩腿由我们制造,设计时长度、直径均为全球第一。”公司总经理申佳玮介绍,双马从最初的只做钢板单节卷圆,到逐步啃下桩腿全链条制造技术,如今产品覆盖风电安装、钻井、勘测等多场景。

双马重工的“钻”不只于刷新纪录,更在于打破诸多限制。“以前海上作业靠浮吊,浪一大就‘飘’,有了可升降桩腿,平台能脱离海面‘站着干活’,精度和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申佳玮说,他们还把升降技术“跨界移植”到钻井平台,研发出可重复升降的桩腿,解决了边际油田开采难题。如今,双马已手握25项授权专利,国内海工装备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3.16%,承接武汉船用40%以上的桩腿订单。

电源也可以是环保装备?天马电源就在环保装备领域“钻”出了新赛道。别家做普通电源,他们则瞄准环保细分需求“下苦功”,专门研发船用压载水电源。这款电源成了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动力”,不仅可以在海上潮湿、颠簸的恶劣环境下持续稳定供电,还能通过电解法处理压载水,既防外来物种入侵,又符合《压载水公约》要求,就这样在环保电源领域闯出了一片天。
铺展开徐霞客镇的产业规划蓝图,1126亩的环保装备产业园、530亩的节能装备产业园,成了新项目抢着落地的“香饽饽”。两大产业园分工明确,节能装备产业园聚焦节能装备与精密机械零部件,以阿法拉伐、尔福莱容器为龙头;环保装备产业园主攻环保机械装备,以得灵机械、天马电源引领发展。“两大特色产业园共同推动徐霞客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迈进。”葛伟栋说。

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徐霞客镇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精准落子。“全域统筹把产业分门别类整合,像天香染整等企业乔迁进新园区后,其老厂区地块成功腾挪,环保装备产业园打造就有了新空间。”徐霞客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周莉娟介绍,新园区内,得灵机械、润嘉机械、天马电源等企业率先签约,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0.5亿元。“我们计划购置128台套国内外先进设备,用于环保装备智能关键零部件制造。”得灵机械总经理缪振亚说。
装备企业心无旁骛搞研发、拓市场,离不开政企同心的坚实保障。今年,阿法拉伐集团中国运营副总裁马蒂亚斯・K・安德森专门向江阴送上了锦旗,感谢江阴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精准支持。面对“调查取证难、法律程序复杂”等维权痛点,徐霞客镇迅速响应,为企业与市场监管部门搭建“快速沟通桥”,最终依法对侵权企业作出行政处罚。而维权帮扶的背后,正是徐霞客镇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根基的有力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