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多数农田渐归宁静,淮安市淮高镇大福村的大棚却生机盎然,这里的第二季西瓜长势正好,待西瓜成熟后将运往上海迪士尼、盒马鲜生、百果园等。10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来到这里探寻大福村的“幸福密码”。
淮安市淮高镇大福村
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整洁的村道两旁花草繁茂。果蔬种植园里,村民熟练地修剪着不必要的嫩芽,为西瓜藤的健康生长和优质西瓜的产出精心呵护;田趣园里,前来研学的“小农夫”挖着菜,拎着篓子,欢声阵阵;不远处,由旧厂房改造的幸福院升起袅袅炊烟,老人们坐在院子里,等待午餐。村中建设的广场上,铺设着塑胶跑道,一旁的宣传栏里,“村BA”篮球赛的精彩照片记录着夏日的热闹。
种植农产品的大棚基地
“我们村的西瓜一年种两季,这是不多见的。”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大福村党委书记胡海荣告诉记者,得益于村里推广的错季种植技术和优选品种,加上科学的轮作模式,让大福村的西瓜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竞争力。为延长西瓜的上市周期,该基地通过种植多个不同成熟周期的西瓜品种,错峰上市,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比如身披“黄金战衣”,内藏鲜红果肉的赤金西瓜,沙质土壤、优良水源、一藤一瓜、产量极少,轻咬一口,汁水清甜,果肉细嫩,成熟后就会贴上“上海迪士尼专供”的标志。自5月21日开棚上市以来,赤金西瓜的销量一路攀升。除了赤金西瓜,淮阴区还种植了不少经典的西瓜品种,如“麒麟”“美都”“8424”“小兰”等。
大福村的活力,不仅体现在田间地头。350亩的村民创业点内,14家企业正有序运转。在旺恒包装厂工作的刘女士说:“走路上班十分钟,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挣得不比外出打工少。”像她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全村有260多位。
中午11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准时开饭。“这里还是按照村民们建议,将废旧厂房改造而成。我们现在提供日间活动、午餐和健康问诊服务。”胡海荣告诉记者,目前,全村60岁以上老人632人,80岁以上老人约70人。为应对老龄化问题,他们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和健康问诊,70岁以上老人购买安康保险,80岁以上老人生日送蛋糕,90岁以上老人春节慰问。此外,60岁以上老人可享3元午餐,标准为三菜一汤一荤两素,一周收费一次。记者在本周菜单上看到,周二是萝卜干烧肉、洋葱炒肉丝、炒青菜、豆腐汤。
村民办理业务
村党委书记胡海荣表示,大福村已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高效农业打响品牌,村办企业解决就业,农文旅融合提升价值。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
健身广场
此外,大福村交通便利,已经形成了15分钟交通圈,也就是15分钟之内可以到达淮安涟水机场,也可以到高速公路入口,半小时可达高铁站。村里趣味运动会和首届村BA篮球比赛等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村民生活,也吸引了外来游客,促进了当地农产品展销。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运动经济带动乡村发展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