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城市的记忆。江阴地名源远流长,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江阴地名故事》此前推出的镇街篇广受好评。
岁月流淌,时光悠扬。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推出江阴的老街古巷,和大家一起走街串巷,重温江阴人的独家记忆!
郁桥老街

郁桥老街原来叫郁家桥,沿泰清河成市集,宋元时名郭舍里。明代嘉靖五年(1526)由郁芹、郁藻建顺湖、应塘两桥,时称郁家桥,相沿成地名。

明万历中叶在顺湖桥东堍相继建紫竹庵、关帝庙,庙旁植银杏。清乾隆甲成年(1754)建占地6亩的荣仁堂。郁桥市集原在应塘桥北,清咸丰十年(1860)夏毁于战火,后移建于桥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人郁漱之于关帝庙创设自求学堂,东西主街上有南北货店、粮行、木行、手工业作坊等三四十家店铺,集市繁荣,常年有快船航班与无锡相通,临街建筑大多为低矮平房。

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入时,放火烧毁大半条街,过后虽经逐步重建,但难续昔日繁荣。1949年10月至1957年8月为郁桥乡政府驻地,1961年成立新桥人民公社后为郁桥大队部所在地。20世纪60年代中期社队办企业起步,从回纺厂、纺丝厂到公社水泥厂。20世纪80年代办起毛纺厂,1996年建郁桥农贸市场。 进入21世纪,新桥镇实施“三集中”,部分居民拆迁至镇区居住,2005年,原郁桥小学撤并,2006年建造庄桥原生态农村保留点。

现在的郁桥老街位于江阴新桥镇顺湖路以西,泰清河支浜以南,泰清河以东。总用地面积9316平方,13.97亩,总建筑面积9793.73平方。

郁桥老街共有八栋建筑,二层三层错落布置,可容纳商户50户,以古建筑设计理念,现代化设计手法创造高质量的优秀仿古商业街。整个设计以人为本,优化环境,提高品质,按照绿建设计标准设计充分考虑地形,沿河布置。
部分文字摘自《新桥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