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内河港传来捷报:1—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0.78万标箱,同比增长107.41%,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双联双提”工程设定的“十万标箱”目标。其中,宜兴港表现亮眼,集装箱吞吐量达6.91万标箱,同比增长112.29%,9月单月吞吐量首次突破1万标箱,创下历史新高。
走进宜兴港集装箱作业区,集装箱整齐码放,吊机穿梭作业,一派繁忙景象。最近,宜兴港又承接了一批“大单”:正值北方化肥市场备货的产销旺季,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宜兴港“散改集”“陆改水”模式,码头协同企业实现24小时高效运转,单月通过集装箱发运2万多吨化肥。
作为核心客户,灵谷化工已切实感受到本土内河港口水运带来的优势——“家门口”便可完成散货入箱,不仅提高运输效率,更降低货物损耗,物流成本管控更精准,“不少企业听同行反馈运输效果好,都主动上门洽谈合作事宜。”江苏宜兴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裴庄青说。
今年,无锡内河港各港口企业和相关部门政企携手推出“敲门行动2.0”,组建团队深入乡镇、园区走访企业,精准对接运输需求,雅克科技便是受益企业之一。“企业产品多出口国外,此前靠陆运发往上海外港,物流成本高是难题。”一位工作人员回忆,团队上门专访,并推荐了“陆改水”方案——货物直航上海外港,每标箱能够省下500元成本。如今,雅克科技已实现每月常态化走货。
港口吞吐量的增长,离不开基础设施的“硬支撑”。
新安港海关查验仓库及设施项目将于2025年底建成,届时将具备10万标箱的年吞吐能力。自宜兴港码头二期工程投用后,其年吞吐能力由2.5万标箱跃升至7.5万标箱。目前,宜兴港三期扩建工程已完成项目备案及前期工作专题招标,计划新增3万平方米智能化集装箱堆场,建设4个千吨级泊位。
航道网络加快升级扩容 ,有力支撑港口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今年以来,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全速攻坚推进干支通达的航道网络建设,其中,京杭运河无锡段“三改二”疏浚工程全省率先通过交工验收,实现二级航道“零”的突破;申张线江阴段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此外,无锡首条通港达园短支航道——西站物流园短支航道项目也已交工验收,打通水运服务国家物流枢纽的“最后一公里”。锡溧漕河无锡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无锡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正在推进年内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今年以来,航线网络也在持续“织密”。新安港自4月加密开通无锡——洋山港河海直达航线后,“易航蓝天01/02号”双船以每周双班稳定运营,货物全程仅需36小时直达洋山港,时效提升近30%;宜兴港在稳定运营9条自营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织密水运网络,同时深入推进上海港ICT(内陆集装箱码头)项目,积极融入上海港集疏运体系。
随着全市“双联双提”工程向纵深推进,江海河联运、沿江与内河港联动成为常态,无锡(江阴)港、新安港、宜兴港三港间的内河集装箱支线运输体系越来越协调高效。
无锡(江阴)港新增“江阴—智利”“江阴—圭亚那”“江阴—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航线,为货物出海搭建起更宽广的“水上高速”。目前,无锡(江阴)港已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稳步打造江海河联运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