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们全开麦表演
唱跳实力惊艳众人
呐喊声与音乐融合
响彻云霄,声入人心
10月12日,奔赴少年CIIU首张实体EP《我们的出发》线下签售会在崇安寺景区举行。现场,粉丝们排起了长龙,签售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更有外地粉丝拖着行李箱赶来助力,打卡心仪已久的MUSIC Q腾讯音乐创新体验店。像这样的火热场景,近年来在无锡中心城区十分常见。
日前,无锡市数据局发布无锡商圈数据分析报告。2024年9月—2025年8月,在全市商圈格局中,中山路商圈成为融合生活、文化、旅游、社交、商务的综合性城市地标,以日均12.4万人次的客流量稳居“C位”。清名桥商圈位列“第二”。到访客流量前五名的商圈中,前两名都在梁溪区。全市商圈各具特色,且发展势头强劲,梁溪区的商圈为何能常年领跑?
场景延伸,从地面到地下
“国庆期间排队排到了地铁口,怎么现在还在排队?”上周日,陈女士送孩子上课路过大东方百货负二层的美食街区,感叹OUO泰茶无锡首店人气之旺。国庆假期前,大东方百货迎来37周年庆,集结了众多首店品牌,打造了一场首店秀。“不光是大东方百货,苏宁广场、恒隆广场等地最近也有首店集中开业或焕新。”梁溪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梁溪已落地首店95家,截至目前,梁溪首店数量超380家。
禧宝注意到,梁溪各商场在引入首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品牌与商场的匹配度,同时,积极举办各类首展、首秀,以彰显商场特性。比如,近日,无锡八佰伴推出了无锡首场巨型复古旧物展,吸引各年龄段的市民驻足打卡。苏宁广场以年轻态为定位,上新了“超青松”生活集,成为国庆假期中山路商圈销售的“排头兵”。锡上MONO主打二次元“谷子经济”,实现了销售额、客流量的双增长。
一条中山路,半城繁华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老牌的中山路商圈始终是无锡城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聚集了大东方百货、三阳百盛广场、恒隆广场、苏宁广场、T12时尚购物中心等10家存量商业以及历史街区。而中山路商圈的繁华不只是在地上,也在地下。在TOD模式驱动下,地下商业稳步发展,业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加速优化。
对比地上空间的中山路商圈,三阳广场站地下商区更趋年轻化、轻量化。“不是吧,三阳广场每个茶颜悦色都要排队。”市民小孙告诉禧宝,他们学生党最爱逛地铁三阳广场站,因为这里的地下商区可以一站式满足他们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据统计,近一年,三阳广场站地下商业区月均客流量达107.4万人次。
后街经济,增强商圈辐射力
在不少游客看来,中山路商圈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大型商场,缤纷有趣的后街也是他们反复到来的理由。如果说中山路等主街是城市的“客厅”,那么后街小巷就是城市的“微表情”。如今,这些藏着老城烟火气的城市脉络,正通过“微更新”重获新生,并且有效赋能主街商圈。
在健康路和后西溪片区,莫兰迪色的花墙、融入惠山泥人元素的景观小品、充满设计感的店铺门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打扮时髦的年轻人。“看小红书找来的,打卡了阿开叔的美食,喝了网红的板要咖啡,还打算打包个圆圆糯糯的甜品,这条街太有意思了。”游客小李倍感惊喜。健康路是一条延续了百年的街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是人们消费、逛街的重要目的地。眼下,健康路的改造已接近尾声,蜕变为了时尚主题文化街区。如今,行走在健康路上,不仅有烟火气十足的米粉、糕团、小笼包、锡式面、馄饨等传统味道,还有网红书店、小资轻食、匠人工坊等新业态。
后街经济以特色业态和多元消费场景赋能主街商圈,形成了商业与人文融合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商圈空间纵深和辐射范围。就拿中山路商圈来说,商圈周边的后街小巷不只是通行空间,而成为连接城市历史与未来、商业与生活、游客与居民的情感纽带。“很多外地朋友来无锡,我就带他们来逛小巷子,钱锺书故居附近的草根小吃,珍真诚的甜品,各类老小区里转角才能发现的咖啡店。”无锡姑娘小苏是个街巷达人,她告诉禧宝,自己“口袋里”的街巷list越来越长了。
文商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随着“90后”“00后”消费群体成为主力军,年轻化、潮流化的消费理念逐渐占据主导,一场关于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布局哪些业态?引入哪些品牌?如何调整消费内容结构是商圈、街区更新改造的重中之重。作为全市商贸中心,梁溪区近年来锚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美食之都 购物天堂”双重核心区建设目标,结合“新消费、新经济、新业态、新场景”等“四新”趋势,着力引进打造一批更符合群众需求、更凸显梁溪特色的商贸服务品牌。
夜幕下,古运河沿岸灯光璀璨,春晚主舞台光彩夺目,中国丝业博物馆前的中秋灯会人头攒动,为市民游客带来极致的古运河夜游体验,带动周边餐饮、商品销售大幅增长。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面向年轻潮流客群,“今夜梁宵”沉浸式光影夜游抖音专场直播,观看量超500万人次。总台《跟着春晚游中国》无锡篇热播,“无锡梁溪大礼包”随之发布,实现了现象级曝光与惠民举措的双重引流。古运河中萃酒店、古运河伯渎酒店、清名桥英迪格酒店等优惠活动吸引近千组家庭,景区及街区周边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盛况。
突破传统景区观光的局限,梁溪区致力于将历史街区、文博场馆、运河沿岸等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复合场景、全域场景。通过场景再造,让文化流动起来,让消费融入进来,并逐步扩大区域影响力。统计数据显示,清名桥商圈是市民游客的夜生活顶流“打卡地”,夜间客流量及夜间客流占全天客流比重均位列全市各商圈前列。2025年上半年,清名桥商圈夜间客流量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26.1%。层出不穷、创意十足的“新夜态”,有效回应了年轻群体对文旅休闲多元化、创新性的新偏好。
在梁溪区,商业与文化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品牌和业态的更新上,还体现在各类主题特色活动的举办上。梁溪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每逢节假日,各商圈、街区都会围绕美食、国潮、酷玩、会展、市集等主题,精心策划体验活动,中心城区烟火气加速升腾,将会持续以“美食+娱乐+购物+旅游”的多元化消费新场景,满足市民、游客品质化、多元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