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江苏来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工厂产线上,一批蓝色、装有光伏板的电动车产品组装就绪、等待下线。国庆、中秋双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他们的一款太阳能电动车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筹备后终于获得国内最新标准下的3C认证证书,这意味着原先主攻海外市场的来能科技,节后将正式开启拓展国内市场的新征途。
另一边,来能科技几个月前于湖州和黄山投放试用了一批太阳能助力车,这个假期30辆电动车平均每天被使用超140次。经销商蜂拥而至,产线上加足马力,工作人员透露,企业面向国内市场打造的“途能”系列产品将于十月下旬上线开售,今年预计销售6500辆。
无锡的产业热土上,机械设备全速运转的“嗡鸣”动人心弦,企业主体跑出上扬曲线,调整姿态决战全年红。据公开数据,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尤其电子、汽车、金属制品增势良好,同比分别增长16.8%、7.2%、7.2%,企业都在各自的机遇和挑战中表现出破浪前行的发展锐度。
在全球汽车销售的“红海”中,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中份额提升。上汽大通积极拓市、订单饱和,每天下线超750台车,汽车产品出口88个国家和地区。假日前,上汽大通无锡基地组织复盘2025年生产质量情况,制定产能目标的四季度规划,计划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假期刚至半程,4日,无锡基地即全员到岗,全力以赴保订单交付。
“今年销售增长点主要来自海外市场。”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外市场销售占全年65%以上,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0%。为适应更高产能需求,基地持续购入人工智能相关的制造设备,提升产线智能制造水平。
追赶进度的“创新节拍”交织,为驶向更具潜力的未来“蓝海”保驾护航。江苏科麦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里,涌动着热火朝天的奋斗热潮。假期“不打烊”,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操作精密检测仪器分析材料性能,为材料迭代升级不断测试优化,用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转,生产管理团队假日轮值;科麦特二期车间,随着调试保洁工作进入尾声,也即将开始运营。
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新兴赛道加速涌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关键竞技。在这一浪潮中,无锡率先布局、精心培育的部分未来产业“品牌”,历经初期摸索起步后,如今已稳稳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遨天科技无锡公司是空间碎片监测业务总部基地,主要负责星座研发、卫星智造、卫星运管及数据应用。长假期间,公司研发人员围绕卫星系统设计和智能处理算法开发加班加点,推进星座部署工作。“立足无锡,基地将服务全球客户。”遨天科技无锡公司副总经理崔金珂介绍,空间碎片监测基地大楼在梁溪区拔地而起,企业已与无锡当地运载火箭、卫星总体、部组件企业和试验服务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按照公司经营目标,今年无锡公司将完成试验星研制,开发数据应用产品,建成总部基地,营收预计超1亿元。(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