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外墙披上新装
翻新后的道路平整干净
废弃角落变身小游园
小区门头和单元大门加载了智慧守护
加装电梯让居民圆了“一键直达”梦
……
眼下
全市442万平方米宜居住区改造
正按照“施工图”全速推进
基础设施升级、适老化改造
海绵城市建设、宜居长效管理
城市更新的细腻笔触
正描绘民生幸福的亮眼底色
展现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从市住建部门获悉,年初,我市启动对老旧小区等居住区开展“回头看”,全面“体检”后纳入2025年改造计划。截至8月底,我市已完成8个老旧小区“回头看”改造更新,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22部,其余改造项目全部进入加快施工阶段,向竣工冲刺。
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嵌入小区边角,无障碍坡道延伸至游园和单元门,休闲座椅既能休息聊天,又是景观装饰,9月23日,记者走进梁溪区扬名街道芦庄五区,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增多个电动车充电棚、健身器材、景观座椅和儿童游乐设施等。
“环境好多了,大门口一面照壁墙很醒目,提升了小区温馨感,饭后休闲散步也能在小游园里坐一坐。”小区居民刘女士赞道。
同样让居民获得感倍增的还有滨湖区荣巷街道江大新村。
“屋面漏水、道路坑洼狭窄、车库安全隐患等‘老大难’问题在改造中一并解决,环境变好后,在这里养老更安心了。”龙山社区居民朱老伯笑着说。
“34个老新村实现‘逆生长’,新增车位300余个,布设智慧探头1000多个,把功夫下在居民最迫切的点上,让改造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荣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级协调机制,把“改不改、如何改”的决定权交给居民,依托社区议事平台接收居民意见、及时调整方案,妥善解决车位划分等旧改过程中常见问题,让改造真正顺民心、合民意。
“前方施工、注意安全”,9月23日下午,记者在扬名一村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粉刷单元楼墙面,地面道路拓宽、管线迁改、绿化景观和休闲设施改造也将陆续进场施工。
“支持焕新,小区变好了,我们居民最受益。”扬名一村91单元一居民说。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面“回头看”,今年我市计划对4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目前除已完工的小区外,其余小区正在抓紧推进施工作业,力争尽快将家园“蓝图”变现实场景,实现“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圆满收官。
当前,我市宜居住区改造进入查漏补缺、精细化提升阶段。
住建人士表示,通过硬件“回头看”,进一步完善住宅小区功能配套,同时加大对适老化、无障碍、全龄友好设施的投入,切实破解居住环境痛点。
“十五五”期间,还将积极探索新机制,推进住宅小区“肌体”功能可持续更新,谋划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开展重点难点小区物业管理专项治理,通过“硬”改“软”治、内外兼修,让老新村保持“健康态”、实现“逆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