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警笛划破长夜
白山黑水坠入深渊
94年后,白鸽掠过晴空
“919宣言”的惊雷仍在风中回荡
那纸檄文
点燃了14年浴血奋战的星火
那是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一道伤疤
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今天(9月18日)上午10点
无锡将组织防空警报统一试鸣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全市防空警报
统一试鸣活动的通告
锡政告〔2025〕6号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本市定于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10:00—10:19组织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活动,具体时间为:
10∶00—10∶03,试鸣“ 预先警报”;
10∶08—10∶11,试鸣“空袭警报”;
10∶16—10∶19,试鸣“解除警报”。
防空警报试鸣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人民群众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无锡市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0日
硝烟散尽,国殇难忘
1931年9月18日
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
南满铁路路轨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几个月间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日军占领沈阳城(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
烧到五指山下
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
战争罪行罄竹难书
14年的不屈岁月里
每寸土地都回荡着不屈呐喊
中国人民以骨为笔、以血为墨
写就震彻寰宇的英雄史诗 ——
是硝烟里不折的脊梁
是弹雨中无畏的冲锋
是先烈用生命淬炼的 “向死而生”
抗日战争中,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新华社发
他们以 “宁为玉碎” 的决绝
铸起抗日战争的不朽丰碑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大决战中
中国军民付出了
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
无数先烈用鲜血浇铸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段历史
必须刻进骨血里
去看看
那一件件珍贵实物
那一张张历史照片
染血的军帽
还留着战士的体温
锈迹斑斑的大刀
凝着劈向敌寇的寒光
……
每一寸画面都在控诉
日本军国主义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
每一个眼神都藏着
山河破碎的锥心之痛
它们无声诉说着
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
侵略罪行
它们不是冰冷的物件
是罪证!是丰碑!
提醒我们永远别忘了:
侵略者的残酷磨灭不了民族的骨血
共产党人的引领终能护山河无恙
今年
法国友人马库斯·德雷特斯
通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向中方捐赠了一批拍摄于
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期的罕见照片
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首次公开
9月3日起正式展出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
由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
1956年对日本战犯审判的照片
以及大量珍贵司法文书
系统还原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对日本战犯进行司法审判的
历史全过程
越来越多被遮蔽的历史事实
正顺着这些实证清晰地浮现
让我们看清:
这不是遥远的故事
是永远不能被遗忘的民族记忆
9月2日
无锡市集邮协会会员钱中照
来到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将一张抗战题材的明信片
郑重地交到了工作人员的手中
↓↓↓
“这张是军事邮便明信片,由侵华日军印制,这是侵华日军侵占无锡的实物见证,极具说服力!”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这张明信片的规格为142×92毫米,比中国标准邮资明信片略小,印有鼋头渚、黄埠墩和梅园念劬塔等无锡风景,以及坦克、飞机等军事武器,由日军随军记者、摄影师拍摄或随军画家绘制。
该负责人介绍,“军事邮便”是日军侵华期间为其军队提供邮件服务而设立的系统。发行的目的除了供侵华日军在中国通信使用外,更在于美化其侵略行为,营造“武力征服”与“建设共存”的虚假景象,向日本国内展示其“战果”,是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的实物铁证。
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据了解,侵华日军占领无锡后,便印制发行了以无锡风光为主题的军事邮便明信片。“这是我收藏的抗战题材邮品中非常珍贵的一件,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我都会拿出来看看。”钱中照告诉记者,而今,他将明信片捐出,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它,从而发挥出其更大的价值。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表示
新时代抗战文物保护利用
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这些实证从不是静止的物件
而是打开历史的钥匙
它们让抽象的 “抗战历史” 变成可感的细节
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
铭记这段历史
让年轻一代读懂 “何为家国担当”
今年,大银幕上燃着不灭的烽火——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
三部力作构成的 “抗日三部曲”
以光影为刃揭开历史真相
用镜头为笔续写民族记忆
让青年触摸弹痕的体温
让孩童听懂警报的深意
让每个观众在光影中完成 “热血接力”
历史不可忘!
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
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当九三阅兵的军旗猎猎翻卷
当钢铁的洪流越过长安街
当战机编队刺破苍穹
当我们看见老兵胸前的勋章
闪着烽火的光芒
我们深感这一切来之不易
14年浴血铺就光明路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里
有一种声音将更加坚定: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历史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