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国有大行相继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下称“TLAC债券”)。农业银行继2025年6月300亿元TLAC债券落地后,再发200亿元TLAC债券,加上此前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发行的TLAC债券,三家大行TLAC债券合计发行规模或将达1700亿元,并吸引了多元化投资者参与和超额认购。
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风险处置时,可通过减记或转股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TLAC债券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发行TLAC债券主要目的是增强系统性银行风险抵补、处置能力,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多家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国有大行发行TLAC债券,在满足市场机构配置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夯实金融稳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大行可以补充总损失吸收能力为契机,提升资本实力、损失吸收能力、经营水平和风控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