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南水乡到天山脚下,每一个援疆干部、教师、医生的行囊里都装着三个沉甸甸的叩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这些跨越4000多公里的身影,在踏上这块土地后,他们怀揣火热的赤子之心,用坚定的信念和暖心的行动,为“援疆三问”写下了最打动人心的答案。
今年7月初,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新疆伊犁采访,在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居民家门口的医院中,在设备完善的自来水厂,江苏的援疆人在各自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的答卷,浸透着汗水,映照着初心,更藏着跨越山海的拳拳赤心。
“不让英语在高考中拖后腿”
援疆教师为学子架起逐梦天梯
连云港与霍尔果斯相距4000多公里,一头吹着连云港的海风,一头连着霍尔果斯的戈壁。
在霍尔果斯市苏港高级中学,连云港援疆教师陈云通两次踏上这片土地,只因新疆学子那份纯粹的感恩之心。“2021年,我带的学生,一个考上了安徽财经大学,一个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他俩趁假期结伴来连云港看望我们。”回想起那天,他还是满脸高兴。他坦言:“这里的孩子朴实、懂礼貌、爱学习,我就希望能给他们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加把劲,不让英语在高考中拖后腿。”
连云港援疆教师陈云通
在霍尔果斯市苏港高级中学,8名来自连云港、苏州的援疆教师满负荷授课,不仅补知识短板,更教学习方法和解题思维。哈萨克族女生阿娅茹曾为物理学科发愁,“援疆老师有天晚自习花了一节课给我分析物理试卷、讲知识点,后来我物理考了班级第一。现在不仅成绩提升了,学物理的兴趣和信心也有了。”
霍尔果斯市苏港高级中学
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江苏援伊工作组已推进教育援疆项目63个,投入资金17.25亿元;累计选派905名江苏教师来伊支教,连续举办“苏伊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辐射带动3.8万名当地教师……像陈云通一样的援疆教师带着初心而来,在黑板上耕耘,在教案里雕琢,最终要留下的是让新疆学子能凭学识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成才密码”。
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看好病
援疆医生让健康之花绽放在天山脚下
“我从家骑车过来10分钟,做完透析还赶得上回家吃饭,你说能不方便吗?”在江苏江阴援建的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里,援疆资金引进的多种类血液透析机等先进设备,改善了霍城县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条件,方便居民在家门口看病治疗。
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坐在血透室的尹先生给现代快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前几年,县城医院的血透设备不够,每次做透析都要往返伊犁市区。“每周坐车去伊犁市区的医院,来回路费就要40元,一周三次透析就是120元。再加上住宿吃饭等其他成本支出,每年要花费近2万元。”
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
全面提升科室硬件水平,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看好病,这是江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选派的援疆院长张飚的目标之一。他还致力于将江阴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霍城医院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通过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的精准对接,开展“传帮带”工作,援疆医疗队与霍城本地医务人员之间的师带徒结对已达65对。
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江苏援伊工作组实施医疗援疆项目40个,投入资金6.65亿元。累计门诊接诊27.6万余人次,指导开展手术2.37万例,举办学术讲座、业务培训等2690余场次,培训当地医生9.8万多人次,结成师带徒440对。
从“授人以鱼”的设备投入,到“授人以渔”的技术传承,援疆医生用听诊器丈量责任,用手术刀刻下担当,最终要留下的是能扎根边疆、持续守护健康的医疗队伍。
以甘泉润透戈壁绿洲
援疆干部致力于让20万居民用上“放心水”
来疆做什么?也许在伊犁州新源县自来水管道中汩汩流淌的“放心水”最有发言权。在新源镇阿西木街居民哈力不努尔家中,哗啦啦的自来水在水龙头下喷涌而出。她捧起清冽的水说:“现在水压大,水质好,再也不用断水的时候去河边打水了,这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援疆干部、扬州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工作组规划建设处处长陈益告诉记者,项目投入援疆资金9000万元,包括新建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的净水生产线和老厂区改造,扩容改造后,新源县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从5.5万立方米提升至10.5万立方米,让周边20万居民用水方便,用上好水。他们为解决“喝水难”而来,留下的是能滋养边疆生活、灌溉发展希望的“幸福泉眼”。
居民哈力不努尔使用自来水
江苏援伊工作组坚持将80%以上援疆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和基层。聚焦“三农”这个民生之重,统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2023年以来累计新建、改扩建64.76公里乡村道路、9个乡村水厂、226.68公里供排水管网,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从校园课堂到医院病房,从地下管道里一滴滴自来水到一条条蜿蜒在戈壁滩的公路,第十一批江苏援伊(含兵团四师、七师)累计选派173名援疆干部、140名教师、177名医生、其他专业技术人才37人参与援疆工作。这些数字背后,是跨越4000公里的赤子情怀。
在祖国西北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带来了江苏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用责任与担当在天山脚下写下自己的援疆答案。